5月16日上午,"守望时光 法护文明——新修订《文物法》背景下的地方文物保护成果展"开展仪式暨涉案文物移交仪式在淮安市博物馆隆重举行。淮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封蕴珊、市政府副秘书长唐广、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马继峰、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陈志勇、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许长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傅建霞、市教育局副局长蒋留成、市财政局教科文处处长秦习农等领导及嘉宾出席活动,共同见证淮安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成果。
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许长坡首先致辞。他表示,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文明的传承者,更是华夏千年文脉的"基因密码",近年来我市聚焦文物保护、文物活化利用等议题,持续推进有力举措,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强调,本次特展的举办既是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的献礼,也是普及文物保护知识、提升全民文保意识的创新实践。不仅是深入宣传贯彻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务实之举,更是体现了我们严密法治、加强文物保护的坚定决心。
活动中,淮安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陈志勇在致辞中介绍,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文物犯罪的高压态势,通过跨部门协作和科技赋能,为文物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执法保障。随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傅建霞宣读江苏省文物局《关于指定"12.17盗掘古墓葬案"涉案文物收藏单位的通知》。淮安市公安局清江浦分局党委副书记、政委汪卫兵与淮安市博物馆馆长陈永贤现场完成涉案文物移交。这批历经波折的珍贵文物,正式纳入专业文博机构保护序列。
活动现场特别表扬了一批在文物保护、安全巡查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部分领导嘉宾向这些"文物保护安全卫士"赠予证书,勉励他们继续为文化遗产守护贡献力量。
仪式最后,淮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封蕴珊、市政府副秘书长唐广、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马继峰、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陈志勇、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许长坡,共同为展览揭幕。本次特展通过百余件文物、近百幅图文资料,系统呈现淮安在法治护航、考古研究、文物活化利用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展览将持续至6月上旬,免费向公众开放。(谢菲)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