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作家陈进新书《飞扬的风筝》首发式活动在淮举办

发布时间:2025-02-22 12:20:0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2月21日,长篇小说《飞扬的风筝》新书首发式活动在淮安书房开源珑城店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淮安市淮阴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淮阴分公司承办,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到场参与。淮阴本土作家陈进亲临现场,与读者分享了新书的创作历程和背后的感受。

《飞扬的风筝》已于2025年1月份出版,作品从两条时间线同时展开,兄妹两人用自己的热血和一生来保卫、建设刘老庄这块红色的土地。一条是热血青年陆凡出生于山西中条山脚下,参加中条山战役,后加入八路军,转战太行山,后来奉中央指示来到苏北淮阴加入新四军,在淮北地区抗击日军,在刘老庄战斗中壮烈牺牲。他们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用血肉之躯捍卫了祖国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让后人永远铭记他们的英雄事迹和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伟大精神。另一条是妹妹陆小凡主动申请到刘老庄插队,为烈士哥哥守陵一辈子,并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奉献一生,使刘老庄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飞扬的风筝》讴歌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刘老庄人民赓续红色血脉、追求美好生活的不怕艰辛、不懈奋斗、敢为人先的大无畏气概。

首发式上,淮安市知名文史专家周凯作了主旨发言,从作者“为什么写、怎么写的、写的如何”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点评,对此书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给予了高度肯定。淮阴区委宣传部李春峰结合刘老庄战斗和自己在刘老庄镇的工作经历,深情地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引起了在场观众的共鸣。其他与会嘉宾一一朗诵了书中自己最喜欢的片段,畅谈了阅读感受,一致认为,该书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也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红色故事。随后,作家陈进详细讲述了《飞扬的风筝》的创作灵感来源、写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以及书中蕴含的深刻思考,并与嘉宾、读者进行了互动问答,现场气氛热烈,文学气息浓厚。活动最后,淮阴区文联陆文娟对此次活动发表了讲话,指出《飞扬的风筝》凝聚了作者陈进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时代的敏锐洞察,肯定了该书是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讲好淮阴故事的重要创作成果之一,希望通过这样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淮阴本土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作家陈进,出生于千年古县、母爱之都——淮阴,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共淮阴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淮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淮安市淮阴作家协会主席,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创作经验。陈进自小就酷爱文学,曾师从著名作家陆文夫,从初中起就陆续在各级媒体上发表散文、小说、通讯、报告文学等体裁的作品一百余万字。此前,已出版三部长篇小说《大湖长歌》《大湖风云》《大湖儿女》,即“大湖三部曲”,其中《大湖风云》获2022年淮安市政府文化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陈进生于淮阴、长于淮阴、学于淮阴,熟悉淮阴的风土人情、挚爱淮阴的一草一木,留恋淮阴的方言昵语。曾任乡镇党委秘书、副乡长、副书记、镇长等职,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陈进的“大湖三部曲”,时间背景不尽相同,内容区别很大,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以洪泽湖地区为背景,以这一地区的普通劳动者为主人公,讲述他们的生活、工作、情感等方方面面的故事,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成为以洪泽湖为主题的又一文化标识。《大湖长歌》描写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湖边的一群年轻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奋斗拼搏的经历,《大湖风云》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洪泽湖地区人们奋勇抗日的场景,《大湖儿女》则刻画了洪泽湖畔一家两代五个人不畏艰难奋发向上的励志故事。

第一部长篇小说《大湖长歌》,在2020年底出版,是以淮阴赵集、韩桥等洪泽湖地区的人和事为原型的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从动笔到出版,用了整整十七个年头,倾注了作者六千多个日夜的心血,与其说是虚构的文学创作,不如说是作者陈进的成长感悟历程。《大湖长歌》讲述了主人公肖然从学校毕业后来到乡镇工作,邂逅了薛乐、李妍等一些优秀的青年人,他们志同道合,怀揣着共同的理想,奋战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在经历了一系列刻骨铭心的事件之后,肖然深刻领略了社会生活的艰辛、阅历了人间百态,在亲历了亲情、友情、爱情的情感心路后,终于在美丽的大湖边感悟了人生的真谛,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大湖长歌》以朴实的笔调、单线条的结构,给读者呈现出一种原汁原味的农村原生态,这源于作家陈进长期的基层工作经历。陈进从学校毕业后,长期在淮阴最基层工作,每天接触最多是农村干部,打交道最多的是农民,即使闭上眼睛,也能清楚记得那一张张憨厚朴实的面容,记得他们说话的神态和语气,记得他们每一个习惯性的动作。要写出他们的故事,素材无疑是不成问题的,重要的是如何才能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写得生动、写得让人想看。在这一点上,陈进做到了,里面的人物、故事让人读着就有代入感、熟悉感、亲切感,拿起就不想放下,欲一口气读完它。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陈进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大湖风云》出版,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淮阴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的英勇卓绝地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战斗故事,全方位再现了淮阴洪泽湖地区抗日斗争的历史场景,真实反映了那一段民族图存的艰难困苦岁月。《大湖风云》故事跌宕起伏,情节曲折紧凑,情感强烈而饱满,文字既朴实生动,又充满张力,能一下子走进读者内心。重点描述了周笑天的成长过程,他从一个书生在日军的残忍杀害中国人的残酷现实中觉醒过来,在血与火的艰难岁月中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成为了抗日英雄。这篇小说在描述洪泽湖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绝美的湖上景色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处处皆景,事事皆歌。

第三部长篇小说《大湖儿女》于2022年底出版,故事依然发生在苏北淮阴的洪泽湖周边地区,真实地叙述了这一地区几十年的发展、变化、进步和矛盾的演进史。故事结构是以朱守正为主线的一家人的生活故事,主要描述他的一个女儿朱琴,三个儿子朱聪、朱明、朱玉的成长、学习、爱情、事业、奋斗的过程,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平凡而真实,不甘于现状又不屈服现实的种种压力,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在不断的进取中获得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时间跨度接近半个世纪,容量大,故事曲折,人物鲜明。作者在文中非常细致准确地描摹那个时代,尽可能地将那个时代曾发生过的事件与作品中人物命运相契合,为我们还原和再现了苏北农村的人文环境与生活场景。比如“赤脚医生”“乡公所”这样的称谓和“集体食堂会餐”这样的乡村事件似乎比较陌生,甚至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了,但那个时代留下的印迹正是与那一代人命运攸关的节点。作家的思考不仅仅落脚在描摹和呈现那个时代,而更重要的是为那个时代保存下真实的影像,也保存着艰难岁月的坚守、困惑和反思的空间。

文学作品从来都不存在超阶级的,更不存在所谓的纯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表明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体现了作者的情感,也反映了作者的阶级倾向。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为历史留记忆,这是文学的价值和意义。陈进注重在现实题材中深挖精耕,“大湖三部曲”和《飞扬的风筝》正是最好的答案,这是一位作家的历史担当,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

(张丹丹)

责任编辑:石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