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耀庭
作者简介:
1963年12月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参战退役军人,曾任企业干部、镇志编辑、地方报编辑,江苏省安全文化丛书编辑,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现兼任大丰区红色资源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江苏荷兰花海文学社《斗龙港文学》杂志编辑部主任,个人有数百万字各类文稿被多个平台刊用,出版过个人作品集《寸草春晖》等书,其书法、新闻、摄影、文学作品多次在国家和省、市、区(县市)获奖;《大丰日报》《大丰电视台》《盐城电视台》等多个媒体对个人作过专题报道。作者还是《博客中国》专栏作家,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研究员。
作者吴耀庭(摄于大丰首届最美退役军人发布现场)
西团集镇在盐业兴盛时期,居民、灶民、盐商和盐业人员、船户和地忙人工等人口,曾达20000上下,只是在1918年“废灶兴垦”后,经济重心才逐步转移到大丰垦区,大部分工商居民随之转迁外流,人口相应减少,但于抗日战争前期,长明镇还存在21个“保”的户籍编制(即本街与近郊约2100户左右,人口在5000上下,沿斗龙港边尚有数保未记在内)。
抗战期间,古镇西团在反“屯垦”斗争中做出了应有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台北县(大丰)日伪驻军图
1、古镇西团,七灶河战缴敌“屯垦”计划
抗战后期,穷兵黩武的日军为苟延残喘,在向我抗日根据地进行野蛮“扫荡”同时,又全面施行“以战养战”反动策略,全面推行所谓“屯垦”计划,疯狂掠夺战略战备物资。
由于台北(大丰)县盛产棉花,盘踞于此的日伪就在刘庄镇至大中集一带构筑据点,设立伪保甲,实行“强化治安”,推行“屯垦”,残酷勒索百姓,使该地区人民深遭蹂躏。为粉碎敌“屯垦”阴谋,我苏中军区第二分区台北独立团在刘庄镇至大中集间的七灶河南岸,伏击日寇汽艇,一战告捷,狠狠打击了日伪的反动气焰。
1944年5月19日,在前期侦察得知日伪汽艇行进规律和掌握伏击点地形基础上,团长彭寿生,令一连隐蔽七灶村附近,担负伏击敌汽艇任务;二连两个排(欠一个班),埋伏叉河口,阻击大中集可能援敌;西团游击连配合二连一个班埋伏在西团通往七灶村路旁,阻击从白驹经西团可能援敌;小海游击连两个班和团部侦察班一部埋伏在刘庄镇外围,阻击可能援敌,另派侦察员三名泅水去北岸组织该地游击队,阻击新团可能援敌,并在敌汽艇到来时,设法袭扰,迫其靠近南岸,团指挥所随一连行动。七灶河伏击战,台北独立团伏击日寇汽艇大获全胜,击毙日寇13人,伪军22人,俘敌伪20人(鬼子5人)。俘获人员中,有日军棉统会东台库库长清水亥三郎、日特机关负责人浦和及翻译官柬俊卿,还有一名联络官和一名中士,伪军14人,其中有伪东台县县长吕景颜、秘书、副官、伪军分队长等人。缴获轻机枪一挺、步枪21支、快慢机4支,子弹300余发,指挥刀4把,望远镜1架,伪币21万元,还有其他物资,特别是敌“屯垦”计划文件两包。
七灶河伏击战发生地季家湾子
敌伪“屯垦”阴谋及手段:敌伪的“屯垦”主要机构是伪苏北“屯垦”总署,设在盐城。“屯垦”总署署长由伪苏北行署主任项致庄兼任,孙建言为副署长。总署设总务、警备、政训、技术四科。军队设两个“屯垦”警备总队,总队设五个大队,每大队设四个中队,中队以下设分队与班。第一警备总队由伪三十三师改编——总队长由孙建言兼任,第二警备总队由伪十九师改编,总队长蔡鑫元。“屯垦”总署下辖两个“屯垦”区公署。两个“屯垦”警备总队各驻防一个区公署。
敌汪伪原计划“屯垦”范围,是全苏北的沿海地区,即南起南通,北到阜东(今滨海县),计七百华里长的海岸线到范公堤之间的大约一千六百万亩土地(其中六百万亩未开发)。敌伪兵力不足,不能同时进行“屯垦”,而是有重点的先试验,再逐步伸展。
敌汪伪将“屯垦”区域划分为南北两线,以刘庄、七灶、大中集、新丰镇、龙王庙以南一线为南线,以北为北线,两线分设区公署。南线区公署预定驻大中集,北线区公署预定驻龙王庙或南洋岸。伪“屯垦”第一总队部预定驻刘庄或新丰镇,分管南线“屯垦”区域,伪“屯垦”第二总队分管北线“屯垦”区域。
敌伪“屯垦”步骤大致分五步,一、先派奸细,到驻龙王庙或南洋岸我方根据地秘密活动,拉拢、搜罗社会渣滓,进行欺骗宣传,为“屯垦”作舆论和人力方面准备。二、武装占领与清剿,先占领交通要道沿线,如七灶、西团、新团、裕华等为据点,派机动部队清剿、扫荡,扩大伪化区。利用盐垦公司的仓房,作为兵舍,步步为营。变点线占领为面的占领,摧毁我党政军机关,把抗日根据地变成“屯垦”基地。三、编排保甲,实行联保连坐制度。进行清查户口,登记居民,发良民证,贴门牌。在占领区实行特务控制,以达奴化群众,镇压反抗,防共反共的政治目的。四、利用华北清剿、围剿的办法,筑大圩为小城,建筑兵营,五里为一小寨,十里为一大寨,并建立拒舍,交通壕,以便防御,严格封锁,隔绝“屯垦”区与外界的联系,使之真正成为他的殖民地;五、“移兵入植”“精农兴亚”,开展“屯垦”。即“将士兵及垦区农民施以严格训练”“兵之训练注重务农,农之训练注重军政”“将训练之兵农,编入植队”“贷给农具与费用,开始入植”“所有收益除生产费外,如数归公”。达到高度榨取与掠夺棉花、食盐、渔业等资源的目的。
敌“屯垦”力量,主要是依靠伪军。日本帝国主义在侵略战争中,最感头痛兵力不足、力不从心。对“屯垦”只能采用“以华制华”的狡诈手法,也就是利用伪军与其他民族败类为其效劳。为使伪军更加效忠主子,在经济上采取拉拢利诱办法,除发薪饷外,另支“屯垦”津贴,还酌给奖金,从而达到“军事精农”“精农兴亚”的政治目的,要长期霸占中国,作为它掠夺原料的殖民地。
2、坚壁清野,反“屯垦”历史背景与部署
反屯垦的历史背景:原大丰党史办副主任陈海云在《抗日战争时期台北军民的反“屯垦”斗争》一文中写道:“屯垦”就是日寇汪伪对我苏北沿海地区,企图进行“移兵入植”“武装工农、兵农一元化”“依兵农合力增加生产”“统制生产品供给军需”“以求和平定国及大东亚战争之完遂”。实质上是日伪以军事手段强制垦植,掠夺棉花以及其它军用原料,用“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方法,妄图达到所谓“兴华保亚”即控制中国占领区并争夺大东亚战争胜利的阴险目的。为粉碎敌人的这一阴谋,我苏中二分区台北县、盐阜区盐东县军民针锋相对地开展了反“屯垦”斗争。
在台北(大丰)地区,除西团、大中集、新丰镇的敌伪据点周围,以及通榆路沿线尚属于伪化区外,在滨海区、小海区、西渣区东部、垦区南部、南阳、裕华一带的广大地区是连片巩固的抗日民主根据区。当时,两台(东台、台北)、盐东沿海地区,已成为苏中、盐阜抗日根据地的后方。
敌汪在四分区试验清乡遭受失败,为掩盖虚弱,挽救危机,又蓄度对我台北及盐东县的沿海地区进行军事“屯垦”,以实现所谓“大东亚棉花自给圈”的迷梦,妄图掠夺棉花等战略物资,作为其孤注一掷的本钱。这是敌人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黔驴技穷之法。
反“屯垦”的方针与部署: 反“屯垦”前期,我方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屯垦”方针。从1943年夏至1944年5月的七灶河伏击战期间,台北地区的反“屯垦”斗争,主要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反“屯垦”宣传教育,揭露敌“屯垦”阴谋,进行反伪化、反伪租斗争。
七灶河伏击战后,为彻底粉碎敌伪把台北垦区作为“屯垦”中心区阴谋,中共台北县委于6月中旬召开了扩大会,在二地委的领导帮助下,根据四分区反清乡经验,在总结前期反“屯垦”基础上,制订了我县反“屯垦”总方针。即以积极斗争为主,充分发挥与组织我们的主观力量,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处处打击敌伪。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有效开展各种备战与辅助斗争,彻底粉碎敌伪的“屯垦”计划。
根据这个总方针,县委部署了各区的斗争任务。台北县北边的垦区、西团、堤东三个区,是“屯垦”进驻的重点区。要求这三个区迅速进行总动员,投入反“屯垦”斗争。垦区应面向大中集,以垦区为中心,坚持原地斗争,打击与困扰大中集敌伪。西团区应发动群众武装参战,在西团周围开展地雷战,骚扰袭击敌人。堤东区的任务是破坏大刘公路,在公路两侧及其据点周围开展游击战、地雷战,阻碍与延长通车时间。
南边西渣、小海、滨海三区,在围绕反“屯垦”中心工作同时,争取时间,迅速完成夏收夏征工作。西渣民兵,应面向通榆公路沿线地区,开展地雷战,伏击与震慑敌人。小海、滨海区民兵,应加强站岗放哨,严防敌特进入我根据地。并派出游击小分队,到垦区西团一带,配合打击骚扰敌人。
县委在作出反“屯垦”全面部署的同时,号召各阶层紧密团结起来,反对任何投降妥协行为,坚决为打破敌伪的“屯垦”阴谋而斗争!
3、古镇西团,反屯垦中作出重大牺牲
反“屯垦”斗争,大致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1943年夏至同年12月,敌准备“屯垦”,我进行了反伪化、反伪租斗争。迫使敌将“屯垦”计划推迟半年之久。第二阶段是从1943年12月17日敌伪占领龙王庙,到1944年5月的七灶河伏击战期间。斗争重点在北线,为盐东军民反“屯垦”斗争高潮时期,使敌伪以盐东地区作为“屯垦”试验区的阴谋归于破产。第三阶段从七灶河伏击战到同年11月1日,敌伪被迫撤销“屯垦”总署为止。这一阶段斗争重点在南线,我军两次攻克西团,全歼守敌,这是“屯垦”与反“屯垦”斗争最剧烈时期,我取得斗争的完全胜利,敌伪的阴谋归于失败。
抗战期间,台北军民为紧密配合盐东军民反“屯垦”斗争,七灶河伏击战后,台北军民在党的领导下,紧急动员起来,掀起了反“屯垦”斗争的新高潮。值得志书的是,西团镇人民为了革命事业付出了血与火的代价,作出了巨大的牺牲。由于西团镇处于白驹、刘庄、小海、南阳、大中集之间的中心位置,日伪准备在此长期屯垦以控制外围乡镇,为使敌无立足屯垦据点,当时(1944年)党组织决定实行焦土抗战进行反“屯垦”的斗争。发动外村上千群众来西团镇拆除和烧毁了两千余间民房和四大庙宇(即东岳庙、龙王庙、关帝庙、都天庙),还拆毁了镇东南的古刹㫰网寺……一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古老集镇,由于战争的摧残,也为了抗日的需要,市镇沦为废墟,人口锐减到建国初期的3000余人。
坚壁清野拆除房屋让敌伪无法屯垦
古老的西团镇虽然饱经战争的摧残,损毁了古老的宗教文明和古建筑物,但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再创辉煌。如今这里有大沈公路、龙城大道、新草线公路与农垦路、东塘路、通白公路交汇,有沿海高速长盐通高铁贯通全境,有翡翠城与万家富花园、众心新社区、龙窑新社区的挺立,有天边湖和牛湾河生态旅游区的秀丽。古老的西团镇而今又添新称谓:中国产业名镇、江苏省创新型乡镇、中国抛丸机产业基地、中国绿色名镇、江苏省创建文明乡镇先进镇、江苏省百家重点产业集群、中国长三角城乡一体化范例乡镇、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的国家卫生镇,古老的西团镇生机无限!
西团龙城大道 沿海高速贯通全境
美丽天边景点艳 今日西团分外娇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