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什区第一小学学生在搬运沙柳。受访者供图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东部的沙地上,上百名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在垂直高度近200米高的沙坡上一字排开,一个接一个传递着沙柳、纱网等埋设沙障所需的物资……这是康巴什区第一小学“红领巾”治理荒漠综合实践课程上的场景。
毛乌素沙地约占鄂尔多斯市土地总面积的28.78%,库布其沙漠则占19.17%。每年春季,鄂尔多斯都会被风沙侵扰。
康巴什区第一小学校长王蕾蕾说,起初设置这门实践课程也是因为沙尘天气,“政府还有社会各界人士一直致力于治沙,我觉得孩子们也有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一直提倡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经过多方申请和协调,王蕾蕾的想法得到当地政府大力支持,近千亩沙地被划拨作为实践基地。
有了实践基地,要如何设计课程内容?课程组最初的想法是在基地种树,进行沙生植物科普教育。但在实地考察后,课程组发现基地的沙地坡度非常大,车辆根本开不上去,靠人力运输树苗也远超学生的能力范围。基地周围没有可以引流灌溉的水源,即便是栽种,树苗也极难成活。
就在课程设置一筹莫展之时,王蕾蕾结识了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研究沙生植物培植的任昱博士,学校聘请了任昱担任课程指导顾问。在对实践基地进行调研后,任昱发现基地长了很多沙柳,可以就地取材利用沙柳设置沙障。就这样,课程步入了正轨,自2019年4月开始,于每年春秋两季开展。
经过多期课程的实践和调整,课程内容越来越丰富、细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治理荒漠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康巴什区第一小学副校长秦焱介绍,春季会带领四到六年级学生在实践基地埋设沙柳沙障、纱网沙障等多种类型的沙障,秋季则带着二三年级的学生采集沙生植物种子。
该校四年级学生白宇涵已上过3次治理荒漠综合实践课。每次上课前,他都很期待,在课程前一晚就把面包、火腿肠、水装进书包。他说:“我们埋设沙障的过程特别累,基地又很晒,一刮风都睁不开眼,但是上课很有趣,我们完成实践任务后,还能和同学一起做团队活动。”
如今,康巴什区第一小学还在校内课程馆设置了“红领巾”治理荒漠展示区,分区展示沙障、沙漠种子、沙生植物标本,以及实践课程的照片、学生制作的沙画。秦焱说,考虑到低年级的学生体力比较差,他们可以先在课程馆内学习基础知识,还可以将基地采集的沙生植物带到实验室进行药水处理、脱水、密封,做成腊叶标本、浸制标本等多种样态的标本。
作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负责人,许平参加了每一期的“红领巾”治理荒漠综合实践课,他观察到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爱思考、讲合作。许平指着课程馆内展出的图片举例说,有两名学生抬着一桶10斤重的水,要走1500米才能运上沙坡,他们会想办法抬得更省力。此外,挖渠、踩坑埋设沙障都需要同学配合,“孩子们在上课中学会了彼此配合”。
“红领巾”治理荒漠综合实践课程是对课堂知识的延伸。许平介绍,实践课程在春秋两季进行,全校学生轮着上课,每次大约150名学生,每个班配有两名老师全程跟着,“老师会结合自己的学科内容在基地进行扩展”。比如数学老师会让学生计算设置沙障的面积,科学老师会指导学生把沙柳栽种在哪里成活率更高,音乐老师则带着孩子们在沙地放声高唱《劳动最光荣》,以此来缓解疲劳、振奋精神。
这门实践课得到了学生家长的支持和赞赏。许平说,每次需要运输机械设备,都是家长开着皮卡车送到基地。该校四年级5班苏悦涵的家长吕超杰说:“孩子每次回来都会滔滔不绝地给我讲他的经历。从他的介绍中,我了解到孩子们的实践并不是老师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而是在老师和专家的指导下,孩子们不断摸索更好的埋障方法,为沙柳成活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以确保治沙效果。”
4年来,康巴什区第一小学共组织22期“红领巾”治理荒漠综合实践活动、6期实验室课程,近3500人次参与,埋设了沙柳沙障近200亩、纱网沙障80亩,种植沙生植物近40亩,成活沙柳沙障和沙生植物80多亩,固沙面积达到近400亩。这片飘扬着“红领巾”的治沙基地,也从一片荒芜披上点点“绿衣”。(石佳 王娟 )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