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森林医生”涂新华:扎根

发布时间:2023-06-12 15:54:40 来源:中国报道

涂新华又获得了荣誉——新华网“中国网事·感动2022第三季度网络人物”,“2022年度长沙市网络正能量人物”年度网络十大人物,在他扎根基层林业工作的第38个年头。

就像人生病需要看医生,树也会生病,涂新华就是驱走虫害、给树治疗的“医生”。他们是守护绿色的坚固防线。回顾涂新华的职业生涯,他总是在和各种林业病虫害较劲。大树长出一圈圈年轮,涂新华也把自己放在时间的齿轮里,长出条条皱纹,仍然坚守着郁郁葱葱,忠诚又骄傲。

森林健康守护者

长沙县林业事务中心里有间实验室,张贴着长沙县主要害虫和镜检操作的具体步骤的图文介绍,全由涂新华亲手打造。实验室不大,二十多平方米的房间,承载着全县松材线虫疑似样品的检测工作。

镜检实验的核心是虫情预报,他们要通过观察显微镜下树干样品的滤液,确定是否存在松毛虫的虫卵,以制定下一步的防治措施与计划。劈样、浸泡、取样、制片,小小的步骤中大有门道,镜检的每一步都有着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实验室松材线虫镜检流程中劈样(上)浸泡(下)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即使资料搜索和智能识别功能已经相当成熟,对基层林业人来说经验仍是最好的参考书。“林业知识有着很强的系统性,没有多年的积累很难独当一面。”镜检操作的注意事项是涂新华多次尝试后潜心总结的成果。

涂新华所在的部门是森林保护部,作为林业事务的主心骨,涉及的业务体系最庞大,影响范围也最广。“持续学习是一定的,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得钻研。”每天早晨,涂新华都会提早一个小时左右到达单位,手写的学习笔记积攒了厚厚一沓。

越过山丘

1980年,涂新华以高分被湖南林学院(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前身)录取,原本想要当医生的涂新华就这么阴差阳错地成为了“森林医生”,从此给树看病。本科毕业后,涂新华留校担任研究室秘书员和助教,并参与湖南省“七五”攻关项目——“马尾松毛虫空间分布型”调查研究。

搞科研是件苦差事。刚满20岁的涂老师带着十七八岁,揣着实习证明就到了广西,在林科院大青山实验局的分场进行科研蹲点。一行人每天在十几公里山路的历练里,背负着调查虫情必须的木制梯子,脚就是他们的交通工具。为了节省时间,他们常在腰间系一根绳子,别着水瓶和饼干。累了饿了,把绳子系在树上晾起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找块树荫席地而坐,在山风中就着凉水啃几口饼干。三年时间,涂新华和学生们的足迹遍布了广西三分之一的州市。而腰间系绳子的习惯像抹不去的记忆,涂新华保留至今。

上世纪八十年代,湖南省长沙县有松林80多万亩,年均松毛虫发生面积超过12万亩,防治形势逼人。1988年,涂新华调入长沙县森林保护植物检疫站工作,与毛虫的斗争在继续。

慢慢亦漫漫

林业部门里人员流动速度缓慢,大多数人在自己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一辈子。长久地与植物打交道,给人也蒙上了层“绿色”,养成了温润如玉、不疾不徐的性格。

在涂新华转入长沙县工作两年后,“马尾松毛虫空间分布型”项目便顺利完成,而他没能亲眼见证。“不算遗憾。”从踏入大青山那刻起,他就知道这是件久久为功的事,能参与到重点项目和着手长沙县防治工作对于涂新华来说就像是拿到了接力棒,无论如何“到我面前,该做好了”。

什么才叫“做好了”?涂新华有自己的答案:成为森林病虫害防治业务领域里“不可或缺的人”。人们都敬重他,尽管他只有本科学历,也称他“涂博士”。他身上有上世纪知识分子最突出的认真、坚韧与严谨,拿到了各级各类奖项。但他从不为奖项骄傲,他只专注在防治害虫难题的攻克,为新方案新成果自豪。

涂新华在观察虫情

森林医生并不憎恨虫子,有时其习性也能得到利用。毛虫普遍具有“假死性”,人一震动树干,它们就会以为遇到危险,僵直着身体掉进草丛。1999年,长沙县首次发生思茅松毛虫灾害,连续三年分时段的调查后,涂新华弄清了该虫在长沙县的年生活史并制作了《长沙县思茅松毛虫年生活史》表。2001年他研究得出的简易“震落法”成功应用于实践,预测2003年马尾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将会混合大发生。当时,许多村民都说“山上没有虫”,有些基层的林业人员也这么认为,但事实上涂新华团队提前2年就有了准确的预报,创造了远先于村民发现毛虫的神奇。

作为林业系统中的“专家”,涂新华将全面主持业务工作20年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编制成《长沙县森防工作表数据信息大全》《长沙县森林植物检疫管理规范手册》等多本基层林防专用书册,“希望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更好地指导年轻林业工作人员实践。”为此,他还组织了多次培训课程,长沙县整个林业系统都听过他的课程。

涂新华老师在接受采访(受访者供图)

涂新华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战线上坚守了38年,忙忙碌碌、硕果累累。他好像早已经把树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树有长长的寿命,涂新华也活出了自己的时区。“人虫大战”每年都在上演,森林病虫害防治永远在路上。(朱奕灵)

责任编辑:石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