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申丽,女,35岁,江苏泰兴人,泰州市高港区人民法院少年及家事审判庭法官助理,荣获市巾帼党课名师、区青年岗位能手、“七五”普法先进个人等称号,多次被区委、区政府嘉奖。
佛教经典《华严经》有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自学生时代选择法学专业的那一刻起,心中就播下了法律的火种,希冀着有一天它能渗透我的思想和言行,让我成为众多同行者中的一员。
光阴荏苒,韶华易逝,转眼,今昨之隔竟已十余年。如今的我,早已如愿成为一名法院人。一路走来,汗水与泪水交织,内心颇多感慨,但我始终坚信,“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路”才是法院人的正确打开方式。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苏格拉底说过:“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犹记得,2015年初,我怀着满腔司法热情,来到心仪已久的人民法院,期待着自己能够早日成为头顶国徽、肩扛天平、手持利剑的裁判者。然而,初到法院的我被组织安排在政治部工作,这一干就是四年。时间在指缝间悄然流逝,心中的不甘也在暗暗发酵和膨胀。2019年2月,我终于如愿调至审判一线,从事法官助理工作。工作细碎而忙碌,但即便自己只是一颗最不起眼的司法螺丝钉,也依然怀抱着倾尽一生想要去实现的美好愿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工作中,我始终精益求精,坚持把自己当成一名真正的法官来看待每一个案件,努力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当自己苦口婆心成功调处一起纠纷或绞尽脑汁写完一份成熟的判决时,内心总是涌起无限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眼中有光,不惧荒凉
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司法之路漫漫,崎岖坎坷不断,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是我们经常要面临的选择题。
2022年初,案件管辖调整,我院案件受理数量骤然翻番,我所在的速裁团队年结案数近700件,扑面而来的压力令我措手不及,一路负重前行,深感身心俱疲,焦虑烦闷开始涌上心头,甚至有过“躺平摆烂”念头。可是转瞬间,当我想到这一个个看似简单的案件背后,牵系着的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时,我的眼前开始浮现出一张一张熟悉的面孔,有想要彻底摆脱家暴的无助受害者,有疾病缠身渴望子女关爱的耄耋老人,还有辛勤工作却遭拖欠工资的无辜劳动者……他们无助的神情、期待的目光,牵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让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都说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若是对当事人的困苦冷眼旁观,又如何对得起头顶的国徽和肩上的天平?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说的是爱情,而作为一名法院人,也唯有深刻懂得当事人的“怒”和“哀”,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听见他们的心声,并最终打开他们的心结。
正是这份责任,让我不敢有一丝懈怠,而是时时校正心中的天平,让它永远指向公平正义的零刻度,并竭尽所能为每一位求诸法院的当事人排“忧”纾“困”解“难”。
万里蹀躞,终至所归
泰戈尔曾说:“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若论起天分,我便是那平凡中不能再平凡的一个,但在人生的赛场上,在职业的竞技场上,若不甘人后,唯有努力抓住每一次机会,踔厉奋发,砥砺前行。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从初进法院时的忐忑彷徨,到如今的执着坚定,每一次的蜕变,都镌刻着我作为一名法院人对初心的坚守。在不断的磨砺中,我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
流沙河先生的《理想》一诗中有这样一句话:“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启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我是如此平凡,却又是如此幸运,在一个和平安宁的时代,可以选择,可以努力,可以将自己的人生书写成理想中的模样,这让我无比知足。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坚定法治信仰,不负热爱,敢于担当,勤勉敬业,用拼搏和奋斗书写司法为民的时代答卷。(申丽)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