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河南大学文化兴村团队:让奋斗成为青春最靓丽的底色

发布时间:2023-04-11 13:10:48 来源:中国报道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阶段,乡村振兴如何实现?中国乡村出现了一种备受瞩目的景象:文化正在谱写中国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乡村振兴的实践证明,文化共富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模式,同时国家政策大力倡导文化共富。那么乡村文化共富何以可能、如何可为?河南大学文化兴村团队深入乡村去探寻背后的奥秘。

把握时代脉搏,聚焦文化兴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由此可见,中国的乡村振兴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文化的促进作用。文化共富是乡村振兴的实现模式,也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

河南大学6名本科生自发聚集在一起,把视线放在了乡村发展领域,立志要让青春服务于祖国实践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这一背景下,文化兴村应运而生。自组建以来,寒来暑往,围绕文化如何赋能乡村并最终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进行研究,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进行深度调研,团队试图深度阐释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实现机制,构建符合时代需要的机制创新体系,进而实现对现有运作机制的革新与完善,以期为乡村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引。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我国对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物质生活层面,大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样迫切。”在调研中,团队成员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因此,团队力图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视角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乡村振兴之路,贡献中国青年的时代智慧。

力求科学的设计,挖掘真实的故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在乡村实现全面脱贫背景下,如何使乡村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团队积极响应团中央“三下乡”中的疫情防控号召,通过“云组队”的形式以各自家乡为“主战场”进行调研活动。

团队成员桂潇枫前往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沙河村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她以沙河村人居环境改造为主线,通过研究沙河村的三次蝶变,成功破解难题,实现完美转身的原因,探寻可借鉴的经验。

家住河南省许昌市的苏子乐选择禹州市无梁镇曹楼村开展调研,他在调研期间以村庄开展的评选仪式为主线,对村庄的公共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文化活动和集体经济等多方面深入调研探索,切身感受村庄实践发展。

在河南郑州的焦小桐选择了巩义市芝田镇喂庄村进行实地访谈,她在访谈期间从党建、产业兴旺、乡风文明、平安和谐、乡村美丽五个角度对村庄相关情况进行深入了解,重点关注了农民读书会的成立与相关活动的开展对村民整体面貌与村庄环境带来的变化。

团队成员先后累计驻村调查100多天,通过深度访谈、体验式观察等方式开展调研,形成访谈资料90余万字,为研究奠定了充实基础。研究团队发现,通过打造乡村本土文化节庆以形塑共同价值、打造乡村共同体,引导乡村规划建设整合型公共空间以搭建多元场景、建构集体资产基本单元,推动乡村资源激活和转化以助推产业发展、建设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的可借鉴之路。

青春逢盛世,奋进正当时

在刘辉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文化兴村团队经过数次打磨,以论文和调查报告的形式将研究成果完整展现。在河南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终审决赛中,文化兴村团队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并成功入围河南省赛。面对即将到来的省赛,团队负责人桂潇枫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一定要无愧为时代脊梁,奋斗的中国青年,一定要将自我奋斗融入时代大潮。”未来,团队成员将以河南为核心,辐射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收集更多的样本与数据。

团队怀着青年的热情行走在祖国的各地,关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社会,不为功名,脚踏实地,把汗水挥洒在中国农村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期在乡村发展研究领域呈交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为探索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作出青年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胡迎飞)

责任编辑:石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