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追求在男权社会获得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已成为近现代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领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关注。究其根源,女性主义是对在悠久历史中渐渐建构起来的,其中深层次隐含着丛林法则的男权社会的一种反抗与争斗,这种反抗与争斗不仅使女性与男性趋向平等,也推动人类走向更为文明的阶段。
以裁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男性与女性的权利关系,是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在物质资源匮乏,人类艰难的求生存,在生存欲望超越平等和权利欲望之前的社会中,男性依靠其天然的、生理的、原始的力量能够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源,在生存资源不足于常规生活需求的状态下,女性只能依附于男性的力量求生存。男性在女性漫长的依赖过程中,建构起了男性具有强大支配权与统治权的父权社会结构,这种支配权、统治权在岁月的延续中不断地扩张了男性人性中兽性的部分,并且以文明、制度、文化、道德等优美的名词加以合理化装饰性的包装,许多反人性的、野蛮的、残忍的,满足男性野蛮与贪婪的权利以规则或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迫使女性忍受,邪恶得到了文明形式(法律或制度)的保护,形成了文明的悖论现象。这种架构之下的男权社会,在如何对待女性这个问题上释放了许多人性中恶的力量。运转在父权社会中的男性的权利过分膨胀,不断挤占着女性的权利区域,导致与男性共同生活的女性承受各种形式的不平等或悲剧。这种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以女性的各种代价和牺牲去承载,在久远的积淀中,它已经是一种基因式的文化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男性所希望的社会存在,两性之间的不平等成为一种不允许质疑的、默认的习俗。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不再仅仅依靠男性原始的力量获得生存下来的机遇,而是依靠两性的智慧和劳动共同创造和积累丰富的生存资源,男性逐步失去了原始性力量的优势,父权社会一系列的不平等自然也就显露出来。在此情景下,占人类一半人口的女性,开始寻找属于自身的价值(尊严及财富),追求作为一个平等的人的存在。女性必然与父权社会发生各种形式的抗争,不断剥离男性依靠丛林法则所侵占的女性的权利区域。女性在这奋斗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每一项成果,都是向人类追求平等价值观目标的一个进步,也是去除父权社会中野蛮和不人道的成分,减少非人性的因素,渐渐恢复男性作为一个正常文明人的存在。以此证明女性主义是一个文明的诉求,也是人类文明一种现代性的进步。
女性主义斗争的自然属性是一场性别之战,为它背书的是人性中的良知和人类天然的分辨力。女性主义所持有的武器是人类在悠久的文明发展史中已经建立起来的对于文明的共识。女性为了从男性世界索回属于自身的权利,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除了在少数场合、特殊事件、某些地区爆发肢体性的暴力冲突以外,更多的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场域进行文明的诉求,艺术也是其中重要的途径之一。
陈默、肖鲁、蒋贞蕾三位女性艺术家于2023年3月13日至4月1日在周B艺术中心三楼,联合举办了《解放的时代》的展览,以此纪念历史妇女月——3月。她们分别以绘画、装置、雕塑三种形式展出了她们的作品,呈现了她们以女性的视角和心境对现代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与诉求。
参展艺术家陈默的作品以抽象艺术语言体现了一位女性艺术家对生活、环境、人生的态度,阳光、透彻、清洁、隐秘组成画面的基调。她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眼睛所见,心中所想的艺术世界,作品中用属于自己风格特征的线条、色彩、造型,敞开了一个健康理性、沉静思索、温馨清亮、隐秘嗜美的女性内心世界,透彻婉约地传递了女性艺术家所特有的细微的内心感觉。作品《迷》(图一)是一幅融汇了作者内心世界丰富感受和多种情绪又略显沉重的图像,其中一些似是而非、似曾相识的形体和图形穿插、纠缠在一起,调和了各种冷暖色,深浅不一的色彩弥漫在深邃遥远的背景之上,揭示着世界的不可知和复杂性,闪射出一种人类无法逾越的迷茫、无奈与畏惧的心理暗示。但是,在画面下端,一条醒目的红色线条运用透视原理勾画出不断往画面深处延伸的S造型,留下了艺术家勇敢、热情、不断探索的曲折的心路痕迹,这是作者对自我理性的肯定。整个画面富有神秘感,画面元素错综复杂,但简繁有序,混沌中显通透。在技法的表现上,笔触与色彩之间的微妙搭配显示了女性内心的精密。作品《通往彩虹的地图》(图二)则传递了一种女性内心欢快、愉悦、柔美之情,画面中流畅的曲线造型,优雅的冷灰色调在与温馨的暖色调轻量级的对比中弹奏出轻音乐般的欢乐与优雅。犹如艺术家漫步在旭日明媚、春风拂面的街道上,尽情地体验感悟大自然和人生无尽的魅力,欣喜地获得人生的某种美妙,沉浸在一片诗意的感受中。只有画面上方的一小块响亮的红色提醒自己仍然要认真严肃面对现实生活,在画面左边中间横向偏暖色调的块面中有深色的细线条画分出一些不规则大小不一的块状,意象着对快意的情感做出理性的适当控制。这些块状似乎是很不经意地流出,实质是精心勾画,无意中显露了陈默理科背景严谨的思维习惯。《迷》和《通往彩虹的地图》两幅作品之间的思考空间和情感方向有着很大的跨度,预示艺术家画笔 可以驰骋的广袤疆域。
《迷》,多种媒介木板,55厘米X36厘米
《通往彩虹的地图》,丙烯画,145厘米X90厘米
尽管父权社会留下的隐患仍然时时侵蚀着现实世界中的每一个女性,但是,陈默的作品显示了一个现代女性健康的心理世界,她的作品告诉我们,她最起码已经在认知和心理上逾越了性别障碍,能够以一个女性的“人”直面这个世界,在艺术创作中自由释放女性的天然属性。女性主义并非是改变、阉割性别的天然性,试图僭越或取代男性以证明与男性的平等。女性的柔美,男性的刚强是造物主赐予人类两个最大的具有审美意义的礼物。
作为艺术家,陈默以一个现代女“人”的姿态投入艺术创作,考虑人类艺术的现状与未来,不断提升作品的高度。她的作品不仅具有女性特有的敏感与精致,更有对艺术的深度思考和实践,诉求艺术背后文化的力量和意义。她的作品让人感受到母语的影响,她努力探寻自己艺术的文化根系,因此,传统中国山水画的内在结构、语言方式常常成为她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刚劲有力书法性质的线条在她2013年名为《蓬莱》(图三)的作品中起到了结构性的作用,并以此与现代抽象油画语言形成链接与对话,在现代的形式中回溯了东方的叙述方式和审美情调,让读者意味到深厚久远的文化渊薮,增加了作品的厚度和想象空间。2015年的《红尘》(图四)则是以现代视角整体地吸收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时空关系,用更为恣意的造型和绚烂的色彩诠释了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浓重的笔触伴随着作者极其敏感波动的情绪撬动着画面上每一个形体和色块,展示内心对人生对艺术的诠释。陈默以山水画作为媒介,使她的作品包含了关于母体文化的一种现代解读,获得了更多的广延性和深刻性。同时锚定作品的文化特性,贡献出特有的艺术价值,这也是现当代艺术追求的个性意义所在。
《蓬莱》,水墨,205厘米X112厘米
《红尘》,多种媒介纸面,80厘米X105厘米
陈默的作品已经超越了女性主义以性别作为审察世界的基点,更多以一个优质的现代的“人”作为出发点,以自我恒定的价值范围和高度内表现现代人的精神诉求,关注艺术创作中所面临的各种普世性的问题。作品不再纠缠于女性的一些琐碎私密的欲望,不再局限于女性主义的某些局部性、区域性的观念,而是上升到一个具有现代性的女“人”的层面,以一个现代艺术家的视野审视世界,表现世界,传递自我。她的视野和艺术成就见证了女性主义艰苦奋斗的价值,也昭示了女性主义终将迎来一个真正的“解放的时代”。(文/林逸鹏)
(陈默,当代艺术家,芝加哥艺术学院教师,芝加哥亚洲艺术研究所展览指导,芝加哥周氏兄弟艺术中心策展人。
(作者介绍:林逸鹏,著名画家,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教学部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