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金丽娜 俞琳 凌姗珊 石浩南 郑江涛 朱晚辰 邢佐艳)“新片区西部门户、南上海城市中心、长三角活力新城”,是奉贤这座高速发展城市的精准定位,更是要脚踏实地实现的蓝图。对于奔跑中的奉贤来说,拥抱长三角、辐射长三角、服务长三角是一项长期课题。
8月24日,奉贤区开展“长三角百家媒体看奉贤”城市全纪录活动,邀请来自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媒体记者们深入奉贤各街镇采风,感受奉贤城乡发展脉搏、社会治理新意、民生服务温度。
强功能、促服务让城市更具活力、更有温度
在奉浦街道,来自长三角的媒体朋友们实地参观正在重点打造的两个新项目——“三颗球”和“水魔方”,并与街道有关领导进行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街道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服务品质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奉浦街道自2019年9月启动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建设工作,涵盖“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五大版块,充分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记者们参观的“三颗球”和“水魔方”都紧邻浦南运河,是“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中的点睛之笔。
“三颗球”是包含了住宅、办公、商业、720°高科技影视体验馆和博物馆的城市综合体,建有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影视体验馆,能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酷炫观影体验。而与其毗邻的“水魔方”是奉浦街道联手中国赛艇协会共同打造的集赛艇、皮划艇、龙舟、体育会展、体能测试、运动员康复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特色项目,未来将针对市民水上运动新需求,进行空间拓展和产业布局。
中安在线记者张毅璞说:“今天我们看到了奉贤的一些新变化,这里的城市功能区块划分非常合理、精细,为长三角其他地区的城市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
在奉贤“采撷”鲜活素材的过程中,记者们不仅看到了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体验到了日臻完善的城市功能,还感受到了充满人文关怀与专业精神的城市温度。
在奉浦街道老年认知支持中心,宽敞明亮的空间里设有红绳操运动区域、音乐沙发休息区、心理咨询室和脑健康干预活动区,患有认知症的老人可以在这里得到细心周到的日间照护。来自淮南广播电视台的记者们表示,街道里有这样温馨、专业的服务场所,对认知症老人的治疗和缓解家庭照护压力,都是很有益的,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
创新乡村治理、涵养乡风文明牵引乡村振兴工作
安徽经济报记者陈洁是第一次来到奉贤,在走访南桥镇光明村的过程中,她逐渐对奉贤有了更加清晰生动的印象。“最真切的感受,就是奉贤在乡村治理中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
在光明村的一幢农宅旁停着一辆“小红车”,车子前面一位志愿者正在为村民理发。在采访村书记过程中,陈洁了解到这辆“小红车”就是一个沉浸式的移动服务驿站,集合了多种功能,能把各类免费便民服务带到村民“家门口”。特别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小红车”还能实现送“苗”上门,打通疫苗接种的“最后一公里”。除此之外,光明村还注重激发村民自治的活力,让村里的不少“能工巧匠”参与到村里的各项事务中。陈洁说:“这些做法,也让文明之风在老百姓心里生根发芽。”
同样位于南桥镇的杨王村,在发展产业、服务村民的同时,形成了传承发扬家风家训和“贤文化”的浓厚氛围。在这里,记者们一起参观了家风家训馆、党建微家等地,对杨王村的乡风文明有了实际感受。
谈到走访杨王村的感受,扬子晚报记者张添翼提到,走进村子看到干净的路面、清澈的河道,就知道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下了“真功夫”的。在参观了设在村民家里的党建微家后,张添翼说:“村民愿意把自己的家作为党建活动场地,让‘家’这个概念得到了进一步深化,村民的‘小家’变成了社区的‘大家’。”
在南桥镇采风之旅中,来自如皋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朱钰把自己的笔记和感悟实时分享到了朋友圈,得到不少点赞。“奉贤在基层治理方面的创新理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朱钰说,“家乡的不少村书记、宣传委员看到了我的朋友圈,都给我发了私信,让我多记些内容,回去让他们学习学习。”
盘活乡村“沉睡”资源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不少记者表示,到了柘林镇,不仅能看到新镇建设的如火如荼,体验到古文化的深厚积淀,还能看到乡村振兴的蓬勃发展。
说起今天采风点位中最引人入胜的地方,蒋漫琳认为是迎龙村的小森营地。“把村里闲置的农房改造成餐饮、咖啡馆,既可以带动村民增收,又可以把村里的特色文化和乡土风情展示给游客。特别是依托绿色生态底色,打造了房车营地、网红打卡点,给生活在上海市区的市民一个不一样的体验点。”
而淮北市传媒中心的摄影记者黄鹤鸣觉得,南胜村的莲花基地很美,碧色的荷花池塘与五彩斑斓的香水莲花相互映衬,远处粉墙黛瓦的农家小院倒映水中,微风吹过,水波涟漪,别有一番江南水乡的灵秀韵味。黄鹤鸣熟练地在现场找角度拍摄了几张“美照”。“我觉得比较适合亲子周末来逛一逛,感觉前景还挺不错。”
在金汇镇,记者们参观了白沙村“海里·白沙”项目以及明星村的申亚森林美谷项目。据了解,海里·白沙项目主要打造“海里白沙度假村——特色乡村民宿度假、三园一总部功能集聚区”,将全面带动乡村振兴;申亚森林美谷项目将打造以国际生态企业总部为核心的乡村经济综合体,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上海的村镇。”浙江日报集团记者陈晓感触很深,“金汇镇的乡村经济,从长远来看,具备很好的发展前景。不管是在招商引资机制上,还是在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上,都有亮点可循。尤其是明星村的申亚森林美谷项目,充分利用了良好的区位优势,发展林地经济,探索出文创、青少年科普基地、旅游度假休闲等特色模式。”
都市快报记者陈文龙则认为,白沙村和明星村,通过将城市工商资本与乡村固有土地进行结合,走出了一条独有的乡村振兴之路。“比如,明星村通过宅基地置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仅壮大村集体经济,还带来各项企业优惠政策,实现了双赢。”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