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建窑建盏:“起死回生”之路

发布时间:2023-02-02 13:49:25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林玲 张丽君)“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爱茶亦爱盏的苏东坡大学士用一句“色味两奇绝”道尽了建盏之美。

一方水土养一方瓷。建盏的“建”字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之名。用建阳特有的黏土制成铁胎,以当地釉石、草木灰等材料入釉,再经过窑炉内1300度以上的高温烧制,拥有此等“基因”和“历练”的盏方能称为建盏。

建窑遗址大门/徐琳摄

如今,被称为“中国建窑小镇”的建阳水吉镇仍遗存国家级保护文物、长达136米的全国最长建盏龙窑。1989年发掘的龙窑,历史可追溯到南宋时期。这里也是中级工艺美术师暨培旺的故乡。

建窑遗址/徐琳摄

“我村里的老人说,村中路边随处可见的碎瓷片都是先人留下的‘宝物’。后来才知道,那是宋朝时期的窑工们彻夜烧制建盏留下的印记。”暨培旺说,建盏的发展历程像极了它的制作过程,浴火重生方得璀璨。

建盏因茶而兴,也因茶而寂。据暨培旺介绍,宋代斗茶盛行,茶色白故茶器尚黑。在高温中,建盏窑变出如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等绚丽的釉色而闻名于世。随着朝代更迭,古人的饮茶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建盏的盛名被暂时定格在了两宋的历史画卷中。

历史上,建盏漂洋过海走进日本、欧洲等地,被当地奉为价值极高的艺术品。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中国大地,中国的现代匠人走上了建盏烧制技艺的复兴之路。

建盏工艺师陈涛供图

1981年,由中央工艺美院、福建省科委、省轻工研究所和建阳瓷厂等部门和单位联合组成的建盏复兴小组首次用传统龙窑柴烧方式复烧出仿宋兔毫建盏,这意味着失传七百多年的建盏烧制技艺终于重现光彩。

图为暨培旺正在修坯/徐琳摄

图为暨培旺正在拉坯/徐琳摄

“烧制建盏固然是难事,但我相信自己身上一定流传着建盏匠人的热血。”2009年,暨培旺就师从非遗传承人郑兴梨,开始学习建盏的制作技艺。

净手、换衣,暨培旺将揉过泥的泥坯置于拉坯机的圆盘中间。开启机器后,暨培旺沾湿双手,配合脚上的踩踏动作,将泥巴上下反复搓揉。

只见他用右手稳住转动的泥坯,再用左手大拇指指腹向下倾斜往里轻扣,便形成了一个“开口”,那就是盏口的形状。“开口”完成之后,暨培旺保持匀速将泥坯由下往上拔高,利用离心力将泥坯塑为茶盏的形状。

建盏修坯/徐琳摄

建盏出于土,却生于火。入窑前的工作大多人为可控,但这只占制作过程的30%,还有70%则留在了窑中,那是建窑匠人与火焰的“博弈”。

建盏上釉/徐琳摄

“建盏制作是天工人巧相结合,窑火淬炼出‘星辰’的过程。一件优秀的建盏是在大量废品的基础上产生的。”暨培旺举例道,优秀的褐兔毫占比率不到千分之一,优秀的银兔毫占比率不到万分之一,而鹧鸪斑和曜变分别属于十万分之一和百万分之一内的作品。

建盏烧制/徐琳摄

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暨培旺已不记得砸坏多少残次品,“建盏的魅力在于‘每盏皆唯一’,同样的釉料、同样的窑,仅仅因为放的位置不同,最后呈现的建盏都有着很大的区别。”

工作人员正在备货/徐琳摄

2011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与建盏相关的直播在多个平台兴起。1990年出生的主播“三晚”在某直播平台上拥有80万粉丝,他直播的内容是建盏的开窑以及建盏文化的介绍。

繁忙的直播间/徐琳摄

“每次开播都会吸引很多粉丝,各个年龄阶段的都有。”“三晚”表示,建盏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自带的“盲盒”属性正赢得众人喜爱。

一直以来,暨培旺致力于让建盏文化“走出去”。为此,暨培旺积极组织当地的建盏企业参与国内外的各大展会,他的多件建盏作品分别被河南省博物馆、福建省博物院、其作品鹧鸪斑盏也被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馆长永久收藏。

“我相信,这是将建盏文化扬名中外的最佳时代。”燃烧的窑火见证了暨培旺对建盏的执着,他也将制作技艺传授给了更为年轻的一辈。

责任编辑:石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