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记者:首先感谢您接受本次专访,我们访谈的主要目的是想了解您的经历与奋斗史,为企业宣传的同时也是想挖掘当下优秀的创业案例,启发后来者并且供后来者参考。咱们可以从您的个人经历聊起吗?如果可以的话想请您较为详细的分享一下您的个人经历。
马玉丹:很感谢获得这次分享的机会,那我就从头给您详细的汇报一下(笑)。我出生在祖国大西北的一个浪漫城市,兰州。身为90后,小时候有很多与大家相似的经历:七龙珠、悠悠球、炸王牌、扔沙包 等等。其次我也有比较有特色的经历:少年组象棋冠军、少年宫奥数冠军、小甲A足球冠军,您可以发现我从小就是争强好胜的性格(笑)。后来,因为实在太喜欢足球了,10岁的时候开始尝试走职业足球运动员的路线,当时兰州有一个中乙俱乐部,被选拔成为了青训球员。但因为国内足球大环境的问题,以及自己实力还是有限,职业路线没走成功。当时还是小孩的自己受到了难以估量的打击,一度都抑郁了,就感觉自己奋斗多年的梦想破灭了,其它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了。因为这段经历也影响到了高考,高考只考上了一个普通本科。上大学后觉得自己还是不服输,还是去当地的职业俱乐部试训。但那时的能力加年龄已经很难走职业了,慢慢的自己也认清了,开始寻找人生的其它方向。再后来,觉得自己虽然不能像偶像们那样在大球场踢球,但至少应该去大球场现场看看偶像们踢球吧! 那么,就动力十足的开始准备出国留学,国家就选择了当时的世界杯冠军,德国。最终,自己付出了比他人多几倍的努力,终于成功去到了德国Top9的学校读研,也成功去现场看了几乎所有欧洲豪门俱乐部的比赛。说的有点多了,自己的情况总结一下那就是:追逐梦想 -> 梦想破灭 -> 心如死灰 -> 再次尝试 -> 逐渐顿悟 -> 重新定位 -> 再次起航 -> 逆境崛起。
中关村记者:感谢您详细生动且带有画面感的分享,让人十分感动也十分敬佩,那么最终为什么选择创业呢?以及为什么选择现在的领域?
马玉丹:无论是读研期间的专业,还是工作后所从事的领域,都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关。在自己积累了很多年的领域创业,自己心里也更有底。至于为什么选择人工智能与医疗结合的领域,是因为自己在创业前对“AI+”相关的行业做过深入的研究。与AI结合的很好的行业有 AI+交通、AI+零售、AI+游戏 等等,但这几个领域都已经被大厂渗透的很厉害了,例如 自动驾驶领域的百度,无人商超领域的阿里,以及新游戏领域的腾讯,如果创业面临和这些巨头们的竞争,那真的不是一个好选择。我们再来看 AI+医疗 领域,跑在前面的 鹰瞳、联影、数坤、科亚 等等,都是初创公司,而并不是那些传统巨头企业。并且各家企业都专注于某个非常细分的领域,因为医疗行业特有的注册证制度,即使巨头们有很多的钱很多的工程师,但研发、送检、临床、报证这一套流程下来,同样需要花费至少两年以上的时间,这样的高门槛对于初创企业是一个很好的保护。并且,当时正值国家大力鼓励AI医疗的时期,全面放开三类证+利好政策频出,让我看到了这个领域的机会。所以说,当前的领域是自己调研了大量的研报加数据,选择出的一个对于自己而言最有机会的方向。
中关村记者:我已经能充分感受到您的智慧了,这一步一步的选择都是您综合了时势的情况以及自己的情况后,谨慎且理性的做出的。那创业至今,想必遇到并克服过不少困难吧?
马玉丹:是的,马斯克说创业就是“品尝人世间最痛苦体验的过程”,最初我对这句话还没有那么深的感受。但到现在全职创业了这么久后,我已经能深深地与这句话共鸣了。简单说几点,可以让您大致体会一下这些痛苦:一、首先就是被质疑被轻视的苦,因为作为一个青年创业者,很多人会先入为主的给你贴上经验不足、积累不足、踩坑不足 等等标签,甚至是自己最擅长的技术领域,虽然自己已拿过很多顶级技术竞赛的冠军,但还是会有人认为“你的技术肯定比不过那些大企业大专家”。 但其实乔布斯21岁创立苹果公司,比尔盖茨21岁创立微软,扎克伯格20岁创立Facebook,年轻创业者并不一定弱于大企业大专家;二、其次就是身份与责任的转变,这一点自己真的是脱了一层皮后才适应起来。因为在创业前作为一个500强企业的技术人员,只需要负责并完成好自己的那一小块技术工作就可以了。但作为一个创始人,所有大事小事难事杂事都要亲力亲为,工作量真的上升了不知道多少个档;三、关于收入也是,从之前的每月稳定高薪到长时间没有任何收入进账,心态上的压力不是常人能理解的;四、再就是工作范畴的差别,也是非常的大。技术人员在公司里往往都是比较受人尊重的,平时也几乎不会有任何需要“求人”的时刻。但作为创始人,需要经常在外奔波,“求”融资,“求”合作,“求”专家,这种放下身段迫不得已去一线“求”资源的转变,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跨越的;五、遭受不公平对待的苦,也是让人非常难受的一点,很多时候明明自己比竞争对手优秀,但最后竞争对手却排在自己前面,因为一些地方保护主义与背后关系导致了这一点,这方面大家也都明白所以我不再展开;六、求之不得的失落,也是最打击人的一种痛苦。很多时候非常想要获得一个机会,这个机会慢慢的非常接近获得了,但突然,一切灰飞烟灭。在那一刻,你会非常的委屈,想想自己为了这个机会已经付出了如此多的心血与汗水,最终却求之不得,这种痛苦真的非常绞心;七、最后,就是被各种烦杂事纠缠的苦。创业过程中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杂事向你扑来,解决这些烦杂事不能带来任何好处,但不解决这些事就是不行。于是,很多时间都被这些烦杂事所吞噬,面对一件又一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烦杂事,真的会将自己的脾气与耐心磨练到极致。
中关村记者:听到这里真的觉得您走到现在一切非常非常的不容易,通过您的描述我都能感受到那种切身的痛苦。那么是什么支撑您克服了这一个又一个的痛苦呢?为什么您还是对您的事业如此有信心?
马玉丹:传统设备智能化是一个挡不住的历史大车轮,很多行业已经被彻底的颠覆,而外科手术领域的智能化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以倒车辅助系统为例,在倒车辅助系统推出的初期,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这是一个鸡肋:“我平时倒车倒的很好,不需要什么倒车辅助系统了。” 但在倒车辅助系统全面应用之前,倒车失误所导致的碰撞、剐蹭 等等事故,远高于倒车辅助系统全面应用之后。这是因为在智能辅助系统应用之前,如同倒车此类操作,严重依赖于个人的能力水平与经验判断,很多司机甚至每月会经历多次的碰撞与剐蹭,修车店的生意也是十分兴隆。同样的变革在地图导航领域也刚刚完成,在地图导航系统推出初期,很多司机都表示:“自己已经对路线很熟悉了,不需要什么智能导航系统了。” 但现在,最高技术级别的司机也在依赖着地图导航系统开车。所以说,智能化是一个挡不住拦不住的大趋势,而我们目前奋斗在外科手术智能化领域,这是一个国外已经跑出了独角兽企业,而国内尚未出现头部企业的领域,所以我们对这份事业还是很有信心的。并且,前面我可能只说了痛苦,但在这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很多赞扬、认可、意向订单 等等,这些认可都来源于头部的硬镜企业、头部手术机器人企业、以及业内大专家们,所以通过这些已发生的结果也可以看出,不只是我们对自己有信心,来自产业链上下游的充分认可以及迫切需求更是推动着我们越来越有信心。
中关村记者:是的,每当颠覆性技术含苞待放时,都会面临一些质疑的声音。遥想当年飞机刚刚推出时,大部分人都在说:“疯了,谁愿坐谁去坐,我可不想飞上天。” 我也非常认可您刚刚说的,变革的历史车轮不会因为一部分人的想法而停下。 那么您也提到了这个领域国外已经发展的非常火热了,您怎么看待我们在这个细分领域与国外的差距?
马玉丹:我们在大部分时候比国外动作慢半拍,是因为我们的接受度总是滞后于国外。在外科手术领域同样如此,当微创手术刚刚兴起时,国内很多人质疑这种方式:“开腹手术都总是出现手术事故,通过几个微孔并且看着屏幕逆方向的做手术,这不知道会有多少失误。” 在手术机器人刚刚兴起时,同样国内有很多质疑的声音:“直接操作器械做手术挺好的,何必再搞个这么复杂的机械臂呢?如果手术机器人在过程中突然出现机械故障怎么办?。” 于是,近十年我国数字外科&智能手术领域已被欧美等发达国家拉开较大差距,在“眼”(内窥镜)与“手”(手术机器人)方面,70%以上的市场份额均被进口企业所占据。而新一轮的围绕“脑”(智能术中导航系统)所展开的竞争,以悄然拉开序幕。我们只有在新一轮的技术竞赛中,跑赢欧美等列强,才有希望摆脱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被长期“卡脖子”的被动局面,甚至有希望在新的赛道实现对海外对手的弯道超车。
中关村记者:感觉您说到这里的时候是散发着一种使命感的,全面国产自主化也确实是国家的战略方针。咱们团队里也是汇集了很多大牛,甚至一些国内的顶级专家,您是如何做到整合这些优质资源的?
马玉丹:首先最核心的一点,是能给他人带来价值。我总是会把我能给对方带来什么价值放在第一位去思考,当我总能带来价值时,最高级别的专家也是很愿意帮扶我的。另外,我还有一个秘籍,八个字:“吃亏是福,你6我4。” 比如,当我们与合作伙伴合力完成的一件事,双方的付出是差不多的,但我们愿意将60%以上的好处让给对方,自己只留40%以下。我们数智元宇内部也是这样的,我会多付出很多,但将好处让给别人60%以上。这样看,短期内我吃亏很大,但长期来看,我非常受欢迎,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和我共事,因为他们总能“占到便宜”,心里非常畅快。(笑)
中关村记者:可以看出来您也具有很优秀的激励能力以及领导管理能力。那在整个创业过程中,有遇到过什么非常突发的事件嘛?
马玉丹:还真的有。2022年中旬,北京因为疫情被静默封控了整整一个月,那一个月我们憋在房间里搞研发,解封后,实在是太想运动一下身体了,但在那次踢球中,我受了重伤,跟腱断裂,站都站不起来了。受伤的时间是6月底,但7月初在苏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精英周活动,如果错过,会打乱我们整个一年的规划。于是最后我一狠心,坐着轮椅去苏州参与了全程的活动。那段时间无论是见投资人、创业比赛、还是重要会议,我都是坐在轮椅上完成的。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目前的无障碍服务真的非常周到暖心,这是我不受伤的话不可能感知到的。轮椅到哪里都有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 等等,几乎每次都有好心人在需要上台阶的时候抬我一把,这段时间真的是永生难忘的体验。
中关村记者:您真的很拼,我也能从您的眼神中感受到非常坚毅的气息,相信您的这种坚韧不拔的性格,会使您无论做什么事最终都会有好的结果。那么最后,如果让您用简单的一句话总结一下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您会怎样表述?
马玉丹:让每个普通的手术患者都获得最佳的救治服务!(蒋超)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