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学海泛舟“摆渡人”——记省人大代表左进

发布时间:2025-10-15 11:48:3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学海无涯”,而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则在小说《摆渡人》中发问:“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对于省人大代表、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左进而言,“摆渡人”这一形象比喻,不仅令她深有共鸣,更成为她教育生涯与履职道路上的精神写照。无论是站在三尺讲台,还是履行代表职责,左进始终坚守初心、满怀热忱,持续为“国之大者”深思建言,为“民之关切”用心发声。

守初心:“努力给孩子们优质的教育”

“能够把兴趣爱好变成自己的工作,我觉得挺幸运的。”回忆起如何走上教书育人之路,左进感触颇深。1989年,接受了四年师范教育的她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叩开了教育事业的大门——来到如今的淮阴工学院,当时还是淮阴工业专科学校,从事大学英语的教学。从那时起,她便倾注满腔热情,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

日常教学中,左进坚持把“爱”贯穿始终,对学生学习上精心辅导、成长上主动引导。2000年,她开始从事英语专业教学,曾有学生因对未来发展方向感到迷茫向她求助,她耐心分析情况,提供解决方案;在毕业论文指导中,她总能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点,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信。“那时候孩子们亲切地叫我‘左妈’。”谈起学生,她的脸上总是浮现欣慰的笑容。

优质的教育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与本领,更要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左进一直在课堂中践行课程思政,并将其作为自己从教努力的方向。

由于教授的主要是英语语言文学课程,教材包含大量西方文化与学术话语,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特殊难度。所以,在教学中左进注重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相关材料的过程中,练就明辨是非的双眼,追求实事求是的表述。

辛勤付出换来丰硕成果——2012年,她开始负责学校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建设,主编出版教材《全日制工程硕士英语读写译教程》,教学成果获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奖优秀奖;2021年作为专业负责人,英语专业获批江苏省一流专业……

自2018年当选省人大代表以来,左进每年提交多份议案、建议,大多结合教育工作,围绕她时刻念叨的“孩子们”。比如,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她提出“关于利用‘互联网+’技术与青年志愿者在弱势青少年群体中开展青少年编程及人工智能教育的建议”。为推动建议落实,她带领学校民进支部与翔宇北路实验小学共建科普基地,捐赠机器人教学设备,组织开展编程训练,让科学梦想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

护文脉:“探索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最近热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以震撼的视听语言还原历史,口碑与热度持续攀升。银幕之外,也有许多保留历史记忆的特定场所引起人们关注。坐落在淮安市淮阴区古淮河北岸的张纯如纪念馆,以“不能忘却的纪念”为情感纽带,全景式展示了这位撰写《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的著名华裔女作家的生平及其深沉厚重的民族情怀。

早在2017年,纪念馆成立之初,左进便带领学院青年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完成了纪念馆展览资料英文翻译工作;2019年,她推动学院与纪念馆共建成立了“张纯如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进一步推动高校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的责任担当,推动对外历史文化交流的进程。

担任外国语学院院长后,她继续推动加强与淮安博物馆、周恩来纪念馆等文化场馆共建,把它们作为外院学生的实习基地。在场馆人手不足的时段,鼓励学生去做志愿者、讲解员,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地方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实现共建双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内涵不断拓展,保护利用的思路方法在持续转变。”身处苏北革命老区淮安,左进深有感触。经过深入调研和实践探索,在去年省人代会期间,她提出“关于深度挖掘并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的建议”,推动每一处红色文化遗产都成为永不熄灭的灯塔,在新时代继续闪耀信仰之光。

千里运河,迤逦穿行。淮安市大运河建筑文化遗产是淮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全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之前,左进带领学生走访大运河研究的专家学者,围绕“大运河遗产廊道历史追溯与文脉传承”做了大量研究。之后,她从大运河建筑文化遗产研究现状出发,在2022年省人代会上提出“关于设立大运河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科学基金的建议”,并持续跟踪,推动千年文脉焕发新时代光彩。

谋未来:“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

作为一名来自发达省份后发地区的省人大代表,左进一直高度关注高等教育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情况,先后提出“关于大力扶持淮阴工学院办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议”、“关于省出台支持苏北高校人才引进政策的建议”等,希望能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落户淮安,为淮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

“‘走出去’的企业有什么样的需求,我们就朝着需求方向培育人才。”今年5月,在江苏—东盟国家教育合作交流会上,淮阴工学院泰国郑和学院揭牌。目前,省内34所高校已在2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功设立了30个郑和学院。左进深感自豪也深受鼓舞,期待培养更多熟悉中国技术、产品、标准和品牌的国际化人才,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2021年,左进的工作岗位调整到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和港澳台办。担任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以来,她组织并牵头的省“十四五”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三大工程项目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担任港澳台办主任以来,连续两年获批教育部对台教育交流项目和资助,助力淮安台资集聚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如何深入推动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左进一直在思考。今年年初的省人代会上,她提出“关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教育发展的建议”,推动发挥江苏教育大省优势,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她表示,学校将持续“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布局新质生产力急需学科专业”,为江苏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赋能地方科技创新发展“尽最大努力争取更好结果”。

左进常说,教育就像大树,应该不断生长,才能触碰幸福,而她也真正做到了“深爱、深耕”。在学海泛舟,她愿意做一个快乐的摆渡人。(淮阴工学院)

责任编辑:石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