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曹女士和其丈夫再次来到海门法院工业园区法庭,与之前愁容满面截然不同,此时他们满脸笑容,手持绣着“捍卫正义,明断是非”的锦旗和鲜花,激动的递到工业园区法庭沈亭宏法官手中。这场温馨的画面,源自于一起复杂的提供劳务者致害责任纠纷。
2023年8月,曹女士经劳务中介介绍来到三星镇召良村某纺织品公司厂房内从事胚布剪裁等工作。几日后,曹女士在工作中发现剪裁机上布胚异常,在手动调整的过程中左手不慎被卷进机器内,导致其左手拇指和食指被切断。当即被送往医院治疗,经鉴定,曹女士构成九级伤残。事后,双方因赔偿问题协商未果,曹女士遂诉至海门法院,要求公司赔偿其各项损失共计34万余元。
庭审中,纺织品公司辩称曹女士与公司并不存在劳务关系,事故发生地虽是公司的注册地址,但并非实际经营地点,该厂房目前仅用来存放公司经营的用品,并提供了公司实际经营地的租赁合同及房屋产权证作为证据。承办法官经实地走访调查,结合证人证言及曹女士的女儿与公司法人间的聊天记录,认定纺织品公司是曹女士的雇佣主体。
最终,法院认为纺织品公司作为雇主,对员工操作具有危险性的机器未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和安全监督,应承担事故主要责任,但考虑到曹女士在工作中发现机器内布胚走向存在问题时直接用手进行调整,未尽到注意义务,对自身受伤存在过错,故判决纺织品公司赔偿曹女士各项损失共计26万余元。判决发出后,纺织公司未提起上诉,并履行了全部的赔偿款。
“真的谢谢法官了,钱已经收到了,这真的解了我们家的燃眉之急。”曹女士在电话中激动的和法官说道。这份判决既有效弥补了事故带来的创伤,又让陷入困境的家庭重燃了希望。这面鲜红的锦旗,不仅凝聚着真情实意,也承载着群众对法庭工作的认可与信任。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在纺织行业时有发生,工业园区法庭为减少该类纠纷,通过走访企业发送风险提示、与人社部门、大调解中心建立联合化解工作点等方式,提高企业法律意识,建立劳务者快速获赔绿色通道。工业园区法庭将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将“如我在诉”意识贯穿案件办理全过程,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可见。
(海门法院 宋姗姗)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