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明确法官助理成长路径,充分发挥法官“传帮带”作用,全面提升审判质效与人才培育水平,9月28日,淮安市清江浦区法院举办法官论坛,以“明需求·促成长·共卓越”为主题,探讨法官助理到员额法官的转型之道。
活动特邀请淮阴师范学院法学院教授季秀平、林华东担任点评嘉宾,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孙宪腾等参加,60余名员额法官、法官助理齐聚一堂,共话成长。整场活动交流充分、氛围热烈,既有思想的碰撞,也有情感的共鸣,为法官与助理共同成长注入了新动力。
5名来自审判执行一线的法官助理敞开心扉,分享成长中的困惑与期盼。他们用生动的比喻说道:“助理需要循序渐进的引导,不是即插即用的U盘。”他们希望“参与多岗位锻炼,多接触审判核心任务”“法官多分享处理复杂案件的思路和方法,争议焦点不大的案件可以放权给助理处理”。6名法官代表随后阐述了心目中理想的法官助理应具备的素养与能力。他们期待助理“熟悉审判流程”“具备强烈的责任心、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持续学习的意识”“要有能扛事的业务底子、往前迈一步的担当、与法官拧成一股绳的默契”“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法官和助理需要共同成长,互相成就”。现场交流坦诚而热烈,法官的妙语连珠引得阵阵掌声与欢笑,更为助理指明了未来努力与成长的方向。
在点评环节,季秀平教授结合多年教学工作指出,新时代法官应当努力成为“多面手”:既要树立正确先进的审判理念,又要善于学习、及时更新知识;既要提升办案能力,又要注重细节处理。林华东教授则从人大代表、高校教授、兼职律师三个视角出发,提出优秀法官应当重点提升四种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书写作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这些能力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新时代法官的核心竞争力。”
孙宪腾在发言中寄语,法官要当好“传道授业解惑”的引路人,既要严格要求,也要关心支持;助理则要做到“多学多问多看,多动笔多动脚多思悟”,在实践中锤炼真本领。“司法事业是一场接力赛,需要一代代法律人薪火相传。”(清江浦法院 孔冬冬)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