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蒋园园)刘远双——贵州匠四方酒业的开创者。从一名雷厉风行的军人到一名酱酒企业的老板,他不仅拥有军人必备的责任心和行动力,而且浑身上下还散发出一位酱酒从业者必备的“慢”气质。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为何他会坚持以“慢”为美,刘远双给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答案。
浮躁时代 匠四方酒业不忘初心
如今这个时代有多浮躁,看看酱酒热兴起后,各路资本的动作一目了然。他们都想抓住这波酱酒红利,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却并不关心酱酒的未来应该怎么走才是正确的。
作为扎根茅台镇的酱酒从业者,刘远双见证了贵州酱酒从不温不火走向了趋之若鹜。在他看来,贵州酱酒市场之所以出现“大火”局面,是因为酱酒漫长的酿造过程所导致的“稀缺性”与消费者对酱酒需求愈加旺盛之间形成了矛盾。为了缓解这样的矛盾,一线酒厂选择了增加产能,但新增产能想要发挥效果,尚需时日,另外一大部分小酒企,为了挣快钱则选择了贴牌生产,以次充好,对贵州酱酒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固然,有茅台这艘巨无霸兜底,贵州酱酒依然会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但是消费者如果对酱酒行业失去信任,那么对于无数中小型酱酒企业来说,生存空间将会完全恶化。为了让贵州酱酒的“塔基”更加稳固,自创立匠四方酒业后,刘远双的发展理念从未变过。他不会因为别人的“飞奔”,而拼命追赶,他始终坚持按照自己的发展理念,在熬过困难时期之后,一度赢得了很多省外资本的青睐,但是刘远双并没有打算引入过多战略伙伴的打算。他明白这些“生意人”的心中所需,他也清楚自己的心中所求,他希望匠四方酒业一定要遵循正确的发展轨迹,而不是随波逐流。
坚持“慢” 匠四方酒业的佳酿更加诱人
从匠四方酒业走出的每款产品均非一时之功,它和所有茅台镇正宗的酱香酒一样需要极其关键的地理环境因素做基石。千年相传的酿造技艺做支撑,酿酒师的匠心坚守做保证。
出于对“成品”的精益求精,刘远双不仅在酿酒的原料和地理位置上要求苛刻,对于窖池窖坑的建造也颇费心力。确保每一块窖坑石都是从(茅台镇)赤水河流域内挑选而出,还得通过严格的吸水性测试和透气性测试,达到要求了才能投入使用。而窖坑泥更是精选当地朱砂岩风化而成的朱砂土壤,这样的土壤不仅最适宜酿造酱香型白酒特有的香气味道,同时还能伴生出酱香型白酒特有的香气味道,以此给美酒的酿造发酵创造出了绝佳酿酒环境。
准备好上乘原料和优质的酿酒环境,匠四方酒业的匠人们静静等待重阳节的到来。随着重阳下沙的开始,匠人们开始顺应天时,遵守古法,严格执行“12987”中的每个酿酒动作。在经历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和七次取酒后所得之原酒,贮存在了由手工捏造的陶坛中,独特的微孔网状结构,让酒在贮存的过程中,微生物能与外界空气适当的氧化,由此产生微妙的反应,历经岁月的沉淀后,辛辣生涩褪去,最终有了层次丰富的酱香,再经数年沉淀最终得以面世。
几十年对“慢”的坚持,造就了匠四方酒业“小而美”之局面。匠四方酒业酿造而成的每一瓶酱酒都犹如包含满满诚意和匠心的艺术品一般。刘远双希望通过产品向消费者传递匠四方酒业所拥有的“慢文化”,而消费者通过感受独特的酱酒慢文化,品出匠四方佳酿中的每一滴“诚意”,在感受到“诚意”的同时,向更多人宣传匠四方酒业之产品,形成口碑营销。未来,刘远双还将通过更多的线下品酒会展现匠四方产品之魅力,让参与者不仅能一品佳酿之魅力,更能感受中国悠久的酒文化,让人身临其境,实现了酒、文化与人文体验的融合。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