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安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聚焦关键环节,持续强化安全监管力度,积极探索“数据驱动智慧管控”安全监管新机制,不断推进辖区安全监管提质增效,切实保障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稳定。
推广赋码机制应用 提升安全防控能力
加强“两客一危”道路运输“安全码”赋码管理和分级分类监管,严格车辆、驾驶员的查验和监管。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发现因企业资质、车辆二维、技术等级评定和道路运输证年审超期等问题导致的红码企业8家、车辆40辆,道路运输证临期被赋黄码车辆48辆;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因年审超期和被记录20分以上被赋红码9人,从业资格证临期被赋黄码15人,均已督促企业禁止使用红码车辆、驾驶员参与运营,限期整改转码。
构建危货“一企一档” 锚定企业主体责任
推进淮安市重点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数字执法(服务)平台试运行,根据行业监管实际,平台提供35项安全生产电子台账模板,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培训指导14家危货试点企业,及时上传更新安全生产(企业、车辆、人员)和应急管理电子台账,建立危货运输企业“一企一档”安全生产电子档案;对企业、人员档案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定向推送预警提醒,督促企业及时整改转码,压实企业安全监管责任。
加强客货船舶监管 筑牢内河安全防线
今年以来,淮安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严格危险货物船舶全过程监管,完成危险货物运输船舶进出港线上申报1670艘次,结合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开展安全检查319艘次,整改问题244项;开展商渔船防碰撞联合整治,累计开展联合检查9次;落实超期和异常船舶检验要求,累计注销干货船62艘;督促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根据工作计划,已拆解老旧营运船舶129艘。
淮安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还将继续加强重点领域、重点时段安全监管,落实治本攻坚年度任务要求,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保障行业安全形势平稳有序。(司雨)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