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醒,安检门外已排起长队。我整理好制服,站在安检窗口前——今天,我是这扇“安全门”的守护者,也是来访群众的陪伴者。
守护一扇“安全门”,守护里藏着“再等等”的耐心
“您好,请准备好身份证件,有序进入安检通道!”门一开,人群陆续涌入,安检室顿时挤满了各种面孔:步履匆忙的律师、神色凝重的当事人、拄杖缓行的老人……“我忘带了,我直接给你说我的证件号码就行了吧?”面对这种不理解我们工作的来访者,我和同事只能苦口婆心进行解释,查验身份看似简单一步却省不得,它保护了进入法院的当事人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呀!
刚安顿好一边,又听见一声怯生生的求助“能帮帮我吗?我进不去……”转头一看,一位乘坐电动轮椅的残疾人正焦急等候。确认他无同行者后,我问清事由,原来他只是要调取一份材料。天气炎热,不忍让其徒劳往返,我连忙说:“您在阴凉处等着我,我去帮您办。”拿着材料回来时,他反复说着谢谢,那声感谢,比夏日的一阵凉风更让人舒心。
撑起一把“保护伞”,保护伞下有“护着你”的温柔
那日值班高峰刚过,办事大厅突然传来阵阵喧哗——孩子的哭喊与大人争吵交织一片。我们上前查看,是一起变更抚养权纠纷,爷爷为抢孙子而失去理智,双方情绪失控发生推搡,甚至波及孩童。无论作为警察还是母亲,我下意识地快步向前,把孩子护在身后,轻轻摸了摸他的头,柔声说:“小朋友别怕,阿姨在呢。”转头对争执的双方郑重表明:“法院是严肃之地,请控制情绪。这既为顺利解决问题,也为孩子身心健康。”其他同事迅速到场支援,将双方隔离,有效控制场面,大厅重回宁静。孩子眼中的恐惧渐消,她一直紧紧攥着我的手——那小手传递着的是对警察最纯真的信任啊。法院是庄严之所,任何宣泄行为都是对法律的不尊重。我忽然明白,我们这抹“警察蓝”,就是要做群众的“保护伞”,坚决筑牢司法安全的第一防线。
坚守一面“蓝盾牌”,蓝盾牌后是“陪着你”的贴心
下午上班推开门,一眼看见我们法警大队大队长蔡建忠正埋头吃着盒饭。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一名安检员在面对来访群众的不理解甚至投诉时,心中倍感委屈,情绪有所波动,中午刚下班就主动来找蔡大诉苦,蔡大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一直耐心沟通、细致疏导,直到把问题谈通谈透。等一切处理妥当,他才匆匆给自己点了一份盒饭。平凡的工作持之以恒,管理的职责全情投入,蔡大就像是我们法警队高效运转背后那一面沉静而坚实的“隐形盾牌”,始终无息地支撑着整个团队的稳步前行。
夜幕降临,值守继续。警队老刘在下班时间过后的习惯性巡查中,遇到一位老人推着轮椅上的父亲四处寻路,两人在门口来回转悠,满脸焦急,轮椅上九旬高龄的老人在开庭结束后坚持称有物品未取,却遗失寄存凭证。老刘蹲在轮椅旁,凑到老人家耳边问:“大爷,您还记得有哪些物品吗?”经过反复核实,老人准确说出了物品细节及钱款数目。确认无误后,老刘带他们至寄存柜取回物品。看着老人脸上露出的笑容,老刘说:“其实也没啥,就是想着这么晚了,不能让老人家着急。”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
这一天的安检“分镜头”里,没有惊心动魄的大事,只有桩桩件件的琐碎小事。但恰恰是这些小事中蕴藏的耐心、温柔与贴心,让我们这抹“警察蓝”,成为了群众心中最温暖的色彩。我们司法警察,以责任为盾、以敏锐为锋,让夕阳余晖下的法院始终暖意流转:既是孩子安心停靠的港湾,也让“银发族”在“夕阳红”中,真切触摸到司法的温度。(王晓芳)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