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谢华剑)云南省云县爱华镇永胜村下坝田自然村,毗邻祥临公路,距离县城12公里,曾是茶马古道必经之路。下坝田自然村是大朝山水电站库区和漫湾水电站库区移民集中安置点,现有移民人口85户335人,其中党员8人。现成立党支部1个,党小组2个。
近年来,爱华镇党委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通过落实“四定”工作法,以“四张清单”为切入点,围绕“一庄四区”规划布局,着力打造下坝田党员教育实训基地,通过发挥基地党员教育功能,不断推进示范点产业融合,发展乡村经济,夯实振兴基础。
突出一个主题特色。镇党委坚持“四个一点”多元化投入机制筹措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资金。以“城郊融合、农旅互促”理念为引领,以“鲜花”为主题,打造“花点时间来下坝田”一年四季春常在的“鲜花盛开的村庄”党员教育实训基地,基地重点建设村庄道路彩色路面、村庄绿化美化、垃圾处理设施、河道治理工程、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旅游公厕建设等项目,共种植大树玫瑰600株,玫瑰和月季混种2.3万株。
打造一个教学场所。实训基地以活动场所办公楼为主阵地,科学划分“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站、老年大学学习点、农家书屋等主体功能区,完成电脑、电子大屏、桌椅等设施配套,建成室内面积80多平方米的培训主会场、室外面积500平方米的培训会场。
规范一套管理制度。为形成“三有”培训基地管理格局,建立了永胜村“两委”与镇党委协管共建机制。镇党委精心指导,先后指导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培训考核评价制度等系列管理制度;在班次设置、培训内容、参训人员、教师队伍等方面给予指导培训,确保培训管理科学化、制度化;指导基地制定培训学员登记簿、学员请销假等管理制度;5名村组干部负责培训学员及日常设备管理维护,4名保洁员负责环境卫生管理。
成立一支教学队伍。采取“课堂+基地”模式,按照“需要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切实提升实训质量。建立基地与镇党校师资培养、课件提供等方面的合作机制,目前有现场教员5名,有镇村两级培训教师18名,工作人员26名。同时,以“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和乡村人才“归雁”工程为着力点,结合“党员大培训、基层大宣讲”活动,邀请当地的优秀村干部、“土专家”、“田秀才”、党员创业带富能手走上讲台,讲授创业带富好经验、好做法,提高课堂教学生动性、实效性、吸引力,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
完善一份教学方案。针对实际,组织力量编写教学方案,整理编写了一套包括现场点概况、相关工作基本做法及成效、典型案例及分析、问题思考等在内的教学讲义,为各个教学环节配备相应的教学材料。截至目前,形成了以“四定”工作法推进示范点建设、党建带群建和城郊融合、农旅互促,建设绿美乡村等经验做法及党员教育工作典型案例4本教学讲义,摄制党员教育专题片3部。
优化一套教学流程。精心设计教学线路,探索建立互动式、体验式教学,基地充分利用“青创花海”“博然种植专业合作社”、石斛小院等乡村振兴经营主体资源,共创建现场教学点5个,每个教学点都有专业的教员讲解,教学总时长达2小时,真正让学员分析对比,对照找差距。2022年以来,结合“六大培训”工程,共举办“万名党员进党校”、“现代农业职业技术”、“党员冬春训”、七夕青年联谊、主题宣讲等各级各类培训班、活动5场次,接待调研参观50余场次,真正达到了学用结合、以学促用的良好效果。
目前,基地8名党员群众将自有资金入股青创协会,34名妇女群众正在为经营餐饮和农特产品销售做准备,其中“老豆腐坊”、“乡村馋客”等餐饮服务已初具规模。新型职业农民字林军充分发挥自身在辣椒种植、加工和销售方面的优势,带动120多户480余人种植“美人椒、白米椒”200亩,预计年内生产加工辣椒450吨,可获收益180万元,群众每亩收益达5500元以上。下坝田自然村逐渐成为网红“打卡地”......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