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法官执行日记| 海门法院强制执行兼顾情理

发布时间:2025-09-09 16:08:2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为切实捍卫司法尊严、保障生效法律文书效力,维护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近日,海门法院针对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执行案件,对涉案房屋依法采取强制腾退措施,以规范、有力的执行行动,彰显司法权威,传递司法温度。

该案源于某银行与被执行人彭某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此前,彭某因长期拖欠银行贷款,未履行还款义务,银行遂向海门法院提起诉讼。判决后,因彭某仍拒不履行生效判决,银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海门法院执行局法官助理张宇始终秉持 “先礼后兵”的原则,多次尝试与彭某取得联系,耐心释法明理,督促其主动履行义务,但均未得到有效回应。为推动案件进展,保障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张宇依规在彭某住处张贴腾房公告,明确告知其限期搬离的要求及拒不配合的法律后果。然而,公告期限届满后,彭某不仅未按要求腾退房屋,仍拒绝与法院沟通。

为打破困境,海门法院决定启动强制腾退程序。执行当天,在小区物业工作人员的现场见证下,专业开锁人员依法对涉案房屋进行强制开锁。正当执行人员用执法记录仪全程记录屋内情况,准备开展腾退工作时,此前一直“失联”的被执行人彭某突然赶到现场,情绪激动地向执行法官诉说自身困境。

据彭某所述,其独自抚养三名未成年子女,涉案房屋是其家庭目前唯一的居住场所,若房屋被强制腾退,全家将面临无家可归的窘境。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承办法官并未急于推进执行,而是先安抚彭某的情绪,耐心倾听其诉求,并向其再次明确:逃避执行、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不可取,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法院在执行工作中始终会充分考量被执行人的实际生活困难,兼顾法理与情理。

随后,张宇第一时间与申请执行人某银行沟通,详细说明彭某的家庭情况及现实困境。在征得银行理解与同意后,法官决定给予彭某3天的宽限期,让其有充足时间寻找临时住所、整理个人物品,并告知彭某可尽快准备子女抚养证明、家庭收入情况等相关材料,法院将结合事实证据与家庭实际,依法依规对案件后续处理方案进行综合研判,最大限度保障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此次执行行动,不仅体现了海门法院维护司法权威、保障胜诉当事人权益的坚定立场,更展现了司法工作“刚柔并济”的温度。 (赵子明)

责任编辑:石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