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对接基层群众司法需求,将优质司法服务延伸至 “最后一公里”,切实实现“司法惠民无死角、司法服务零距离”的工作目标,海门法院民法庭在9月开展“通法惠民·送法进基层”集中宣讲活动。

9月5日,该院包场法庭庭长杨东旭等走进海门区悦来镇,开展“通法惠民・送法进基层”首场普法宣讲活动,集中宣讲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海门悦来镇司法所所长胡越、全镇约40名驻乡镇及驻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到场参与,共同搭建基层法治学习与交流平台。
活动伊始,在全场人员的见证下,各驻村居调解员代表从杨东旭手中接过普法活动专属定制U 盘。该 U 盘系由全南通法院各民法庭拍摄的普法宣传视频组成,内含民法典解读、典型案例分析等优质普法资源,后续将由司法所分发至各村居调解站点,供基层工作者随时学习参考,实现法治知识“长效传播”。
在宣讲环节,崔佩玉以《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为核心展开讲解。她摒弃生硬的法条罗列,转而用“接地气”的语言拆解法律要点,主要从侵权责任一般规定中过错原则、构成要件、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各侵权责任展开。结合法院公报案例,尤其聚焦基层工作高频接触的法律场景:村委会安全保障义务,别当“无限责任人”,也别掉以轻心;交通事故好意同乘,帮人也要留余地,赔偿标准有讲究;建筑物高空抛物,找不到人也有办法,物业不能甩锅等,通过“法条解读+案例讲解+互动答疑”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家常话”拆解专业法律知识,让生硬的法律条文“活”起来、“实”起来。
现场调解员们认真记录重点内容,在互动交流时踊跃提问,围绕“如何界定村委安全保障义务边界”“侵权责任纠纷中证据收集技巧”等实际问题展开讨论。杨东旭逐一耐心解答,并结合基层调解工作特点给出实操建议,助力基层调解员提升依法调解能力,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宣讲结束后,现场集中播放了普法活动视频宣讲资料。播放过程中,现场村镇调解员们专注观看,不时结合视频内容对照此前记录的宣讲重点,部分还针对视频中展示的案例细节展开交流,进一步加深对法律知识与实务技巧的理解,实现“听觉宣讲 + 视觉呈现”的双重普法效果。
活动结束后,参与的村镇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对此次普法活动给予高度认可。胡越更是表示活动为悦来镇基层工作者送上“法治干货”,大家的法律意识、依法履职能力与矛盾化解水平均显著提升。通过案例与视频学习,扭转“怕担责、不敢管”心态,改变以往“人情调解”方式,能用法律思维分析问题,解决工作难题,增强调解说服力,从源头减少矛盾升级,为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动力。
下一步,海门法院各法庭将持续推进“通法惠民・送法进基层”活动,组织经验丰富的法官、法官助理深入社区网格、乡村院落、田间地头,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定制宣讲内容,真正让司法服务真正扎根基层、惠及群众,以法治力量为基层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保驾护航。(崔佩玉)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