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从“乱堆场”到“规范空间” 连徐支队第五大队治理郑集桥下顽疾交出亮眼答卷

发布时间:2025-08-29 16:10:5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8月28日下午,伴随着机械作业清脆的“哒哒”声,最后一车桥下堆放物被顺利清运,为S69济徐高速郑集桥下空间专项治理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据了解,郑集大桥周边为村民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有些种植户贪图方便,习惯把桥下空间当作能遮风挡雨的“天然场地”,时常把一些机具、杂物放置桥下,更有甚者在此开展养殖活动。此行为不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相关规定,也让公路路域环境大打折扣,同时给桥梁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此前,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连徐支队第五大队曾对郑集桥下空间依法进行过整治。但近一段时期,桥下违法占用、堆放现象又死灰复燃,成为路域环境治理中的“硬骨头”。今年6月份起,第五大队通过深入分析,对症施策,再次打响郑集桥下空间治理攻坚战。

 从源头发力,摸清“病灶”巧引导

第五大队借“网格化”治理之力,联合村干部、网格员协同行动,逐一对桥下堆放物展开调查,明确当事人信息并登记造册;随后针对性开展登门入户宣传走访,耐心讲解公路法规及违规堆放的安全隐患。同时,引导当事人观看桥下堆积引发火灾、桥梁坍塌的视频案例,让惨痛的事故教训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增强自觉整改的意识。

依法联动共治,形成震慑威力

治理中,第五大队积极联动郑集镇政府、规划、城管及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等,构建跨部门、跨区域协作模式。依据相关法规张贴公告、下达告知书,通过规范的法律程序和手段,对拒不配合违法堆积整改的“钉子户”形成有力震慑。

党建联盟聚力,攻坚克难显担当

第五大队党支部与郑集村党支部结成党建联盟,在桥下空间治理中同商举措,共绘治理“同心圆”。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以“啃硬头”的闯劲与“钉钉子”韧劲,顶着严酷的高温,开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宣传、劝导,消除当事人抵触情绪,攻克治理工作中的一个个堵点、难点,充分彰显“堡垒”强大战斗力

巩固整治成果,探索常态长效管理机制

此次整治工作清理杂物20处、移除机具30台、取缔桥下养殖6起,让路域环境迎来焕然一新的变化。

如何巩固整治成果,实现长效管理,是下一步工作的核心发力点。第五大队将积极借鉴“他山之石”,协调高速公路经营单位为桥下空间加装护栏、隔离栅,安装高清摄像头并接入监管平台,从物理层面减少无关人员、车辆及杂物随意进入,完善桥梁动态化、可视化监管;针对桥下空间与周边村落相邻的特点,第五大队积极对接地方政府,将桥下空间治理与村容村貌提升工作同部署、同推进。结合村民实际需求,划定临时堆放区域、引导对生产生活杂物进行规范放置,形成“疏堵结合”“路地联动”的治理合力,让大桥成为村旁的“靓丽风景线”;进一步强化联合巡查制度、“网格化”管理制度,强化“一路多方”主体责任意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曾经的桥下“乱堆场”变身为安全有序的“规范空间”。

江苏交通提醒:根据《江苏省公路条例》规定,禁止在公路桥梁桥孔内堆放物品、明火作业、搭建各类设施;倾倒渣土、垃圾,焚烧物品;损坏、污染公路或者影响公路畅通的其他行为。桥下空间是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私人空间,违法侵占极易引发火灾,加速桥梁老化损坏,影响公路运行安全,高速公路沿线居民要自觉增强爱路护路意识,保障高速公路运行安全。(刘磊)

责任编辑:石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