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马上筹钱!22万元,一周之内一定交齐!”就在被带进医院体检室、即将办理司法拘留手续的最后一刻,一直坚称“赔不起”的陈某彻底慌了神,一把拉住执行法官急切承诺。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让一场陷入僵局数月的执行案件,迎来了转机。

一年前,陈某与张某发生交通事故,张某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经交警认定,陈某负事故次要责任。东台法院虽判决陈某赔偿27万余元,但其始终未履行赔付义务。无奈之下,张某家属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第一时间冻结陈某银行账户,但账户余额不足以支付全部赔偿款。为此,执行法官多次敦促陈某履行义务,但陈某反复强调经济困难,声称“最多只能赔偿15万元”。即便申请执行人提出可分期履行,仍被其断然拒绝。
为实质化解矛盾,执行法官组织双方到庭协调,耐心释法明理。然而,申请执行人虽然主动作出让步,同意以22万元了结此案,但陈某依然百般推脱、拒不接受,咬定“18万元是上限”。
此后,为全面了解陈某财产情况,法官再次责令陈某如实报告所有收入来源。在法律的强大威慑下,陈某交代的收入来源比之前提交的财产报告多了一项。
因陈某虚假报告财产且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执行法官依法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直至拘留前的体检环节,陈某才真正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慌慌张张地联系家人后,当场表示愿意履行22万元赔偿款,并请求给予一周时间筹款。
目前,陈某已信守承诺,不足一周便携带22万元现金来到法院,在法官见证下当场交付申请执行人。
案款交付现场,陈某紧紧握住执行法官的手,激动地说:“谢谢法官最后拉我一把,没有让我一错再错。法律的权威和法官的耐心让我明白了责任不能逃避!”
至此,这场因交通事故引发的赔偿纠纷,终于在司法的力度与温度中得以彻底化解。(盐城中院 周陈华 李建杰 费星辰)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