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江苏金湖:统筹“三布局”打造现代化人民城市新样板

发布时间:2025-08-04 16:00:3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金湖作为全国文明城,不但城市很精致,而且很人性化,帮办服务好、投资环境好、招商政策好,真是我的福地!” 江苏清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吉林的感慨,道出了金湖以一流营商环境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成效。

(具有现代化人民城市规模的金湖县城全景俯视图)

江苏省金湖县锚定“长三角智造金谷、现代化水韵湖城”蓝图,通过统筹产业创新、美丽生态、韧性治理“三布局”,奋力打造现代化人民城市县域范例,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产业强基:创新驱动筑牢发展硬支撑

“坚持‘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理念不动摇,坚定不移大抓项目、强攻项目,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在中共金湖县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会上精准点出了金湖产业转型的核心逻辑——以高质量项目集聚驱动城市能级跃升。

(金湖县产业创新的一角)

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紧扣“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核心,金湖双管齐下:一方面扎实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加大“智改数转网联”力度,拓展“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加快培育更多先进级、卓越级智能工厂,推动石油机械、仪器仪表等特色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另一方面深刻把握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活力的内在要求,做好改革创新“大文章”,聚焦科技创新,用好“金湖智谷”科创走廊、“双创”孵化基地、离岸孵化器等优质创新生态为新质生产力赋能,大力支持企业联合大院大所、全国重点高校和驻淮高校在金共建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构建“政产学研用”融合生态。上半年,该县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53家,增量和总量均在淮安领跑;11家企业创成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增至81家。

 采访中获悉,金湖还将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要求扎实转化为县域实践,让产业之基更牢,让创新动力更足,推动城市产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迈进,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生态筑基:绿色低碳绘就宜居美底色

“深化绿色低碳发展探索,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决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牢牢守住金湖的生态底色。”这对生态优势的阐释,彰显了金湖将生态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源的战略定力。金湖的实践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绿色低碳发展的金湖县尧想国景区)

金湖以建设绿色低碳城市为抓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金湖的生态建设成效斐然:PM2.5年平均浓度在苏北率先降至30微克/立方米以内;淮河入江水道金湖城区段创成淮河流域首批幸福河湖;低碳县域自治项目入选国网示范标杆,成为全省唯一。该县实施“碧水三年行动”,整治河道120公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0%以上,坚持提升生物多样性,使金湖湿地成为天鹅迁徙的“生态驿站”。同时,金湖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服务业,在前不久举办的第39届荷花展中汇聚了千种荷花(睡莲),缸荷艺术与非遗展演相互映衬,荷藕深加工衍生荷叶茶、荷花精油等产品,实现废弃物全利用,打造“水生蔬菜无废产业链”,荷藕产业贯通一二三产,形成年产值超35亿元的全产业链。

 金湖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体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生态价值实现、发展方式转型等工作,这正是“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鲜活注脚。

韧性固本:精细治理提升城市幸福感

“各板块、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增强做好城市长效管理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得城市的‘宜居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早在2024年金湖县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会议上,便道出了金湖在城市治理的为民初心。科技赋能让治理效能可感可及,金湖已累计建成5G基站944个,实现城区及各镇街全覆盖。  

(韧性治理中的金湖县一角的俯视图)

面对城镇化持续推进、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城市风险复杂化交织的挑战,金湖深知统筹城市发展和安全的极端重要性,这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然要求。在汛期考验面前,金湖扎实开展防汛抗旱,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紧盯“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认真落实防汛工作责任,科学调度防洪工程体系,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加强水库、堤防巡查防守,及时排除风险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益于海绵城市的建设,金湖将治水与治城紧密结合,持续推进“不淹不涝”城市建设。该县设置专项资金用于县城区易淹易涝片区整治,逐步实施城区易涝点排水防涝治理工程,改造主城区部分雨污水管网,进一步提高城区排涝能力,基本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目标。

 金湖的实践印证:唯有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方能绘就 “智造金谷、水韵湖城” 壮美画卷。这既是对 “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诠释,更为县域现代化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李广忠 邹明轩)

责任编辑:石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