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盐城盐都见习筑梦 让青春在实践中铺展新航

发布时间:2025-07-29 11:51:4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当毕业季的喧嚣渐归平静,盐城市盐都区的高校毕业生们正以一种更从容的姿态告别校园。盐都区人社局以政策为阶、以服务为桥,在盐都沃土上搭建起一座“见习筑基、就业扬帆”的青春阶梯,让每一位心怀憧憬的年轻人都能在奋斗中寻得属于自己的坐标。

政策筑基:从宣传到保障的全链条托举

“没想到见习不仅能学技能,补贴还能及时到账,这让我对过渡期的生活更有底气了。” 刚刚入职的毕业生小林感慨道。这份安心,源于盐都区将就业见习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坚定决心。

今年以来,盐都区人社局以丰富多样的形式铺开政策宣传网,让就业见习政策走进更多年轻人的视野。“政策大篷车”开进高校校园,将覆盖多领域的见习岗位清单送到学子手边;“优秀见习生分享会”上,小林等过来人的成长故事生动展现着从校园到职场的蜕变轨迹;“企业开放日”则邀请学生实地探访,直观感受真实岗位的实践价值。这些脱离了枯燥条文的宣传场景,让“职业缓冲带”的意义变得可触可感。把政策宣传变成了一堂堂生动的“职业启蒙课”。

让这些落地生根的,是专项划拨的250 万元资金和《关于继续实施全区青年就业见习计划的通知》带来的政策升级。既解决了过渡期的经济顾虑,更用贴心服务满足着年轻人对成长仪式感的期待,使每一步前行都有温暖托底。

服务升级:从场景到体验的全维度焕新

夜幕下的盐都商圈,“人才夜市”的灯光点亮了毕业生们的求职路。没有严肃的面试压力,取而代之的是轻松的交流氛围,没有单向的信息灌输,更多的是双向选择的默契共鸣。这正是盐都区从服务到场景,多维度优化人才对接体验的生动实践。

从“都有你 向未来”校园招聘的青春洋溢,到“盐都籍高校学子家乡行”的沉浸式体验,再到线上云招聘的跨越空间阻隔,盐都区让人才对接跳出了传统模式的框架。在多元人才吸纳上,通过举办各类特色招聘会,精准对接高校优质人才资源。同时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人才招聘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突破地理壁垒,广泛吸纳各地优秀人才。1315 个新开发的见习岗位,如同 1315 扇通向未来的窗口,覆盖建筑工程、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为不同专业的年轻人提供了各得其所的发展空间。

聚才乐业:从对接至成长的全周期赋能

新能源企业的智能车间内,毕业生们正跟着师傅调试光伏组件生产线的参数,专注记录着电池转换效率的实时数据;新材料公司的研发实验室里,见习生们在工程师指导下操作精密仪器,观察新型复合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变化......这些场景的背后,是“聚才盐都 乐业同行” 的行动理念在落地生根。

从“区域人才蓄水池”和“人才服务先锋者”的功能定位,到“以精准服务满足各类人才就业需求”的价值主张,盐都区始终在探索人才与产业的最佳结合点。面对这一波毕业求职的人才红利,盐都区人社局推出岗位直通、技能补贴等政策,用实实在在的福利为求职之路护航。如今,397 名青年在见习岗位上崭露头角,他们的成长印证着盐都的承诺:推动人才资源与产业发展精准对接,最大程度释放人才创新活力和发展附加值,实现一切有需求的环节皆可触达、皆能赋能、皆有成长。

见习的故事还在继续,青春的航船已然起锚。盐都区人社局正以更创新的举措、更贴心的服务,让人才集聚的磁场效应愈发强劲。在这里,智力资源正源源不断转化为创新动力,一座富有区域吸引力的人才生态高地,正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着澎湃的青春动能。(董超 陈乃坤)

责任编辑:石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