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从芦苇荡走出的海军战士,创业路上续写荣光

发布时间:2025-07-25 16:55:0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野场村的芦苇在风中低语,每一片叶子都浸染着拓荒者的汗水。八十年代初,李德俊就在这片坚韧的土地上睁开了眼睛。幼年时,爷爷抗美援朝的故事,如同闪烁在芦苇荡深处的星光,悄然渗入他心底。

中考那年,爷爷辞世,生命中最明亮的一颗星骤然隐没。爷爷留下的军功章沉甸甸地压在他心上,也点燃了少年心中的烽火——他渴望踏上爷爷的足迹,穿上那身军装。冬季征兵的消息传来,仿佛命运之门豁然洞开,他毅然投笔从戎,成为东海舰队的一员。

新兵训练的艰辛如礁石般嶙峋。汗水浸透戎装,意志在号令中淬炼成钢。当他终于踏过那道门槛,更广阔的海洋在他面前展开——那是知识的深洋。从七班到二班,舰艇专业的图谱在他眼前徐徐铺展。终于,在那个麦浪翻涌的六月,他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钢铁座骑——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132舰。甲板上,海风猎猎,吹拂着一个年轻水兵滚烫的誓言。

多年后,当战舰完成使命安然退役,李德俊也告别了浪花与舰艏,重返陆地。政府安置的坦途就在眼前,他却转身选择了惊涛骇浪——拾起部队的老本行,踏上创业的孤舟。

创业之海,绝非风平浪静。但他血脉中奔涌着军人百折不挠的基因。暗流与险滩,他用智慧去探测;未知与挑战,他以勇气去劈斩。十年磨砺,昔日战舰上的士兵,已在商海锚定一方天地。

脱下军装,军魂却从未冷却。他生命中开辟了另一片需要守护的疆场:灾难肆虐时,他如及时雨般输送物资;贫瘠土地上的希望小学,他慷慨解囊,为孩子们点亮书桌前的灯盏;疫情阴云笼罩,他更是挺身而出,成为社区中穿梭的“志愿兵”,守护一方安宁。他亦不忘反哺家乡,借助上海金湖商会的平台,将温暖送入敬老院。他的一举一动,无声诠释着何为军人本色——责任如山,情怀似海。

从野场村摇曳的芦苇丛,到劈波斩浪的132舰钢铁甲板,再到创业征途上的风霜雨雪,李德俊的生命,就是一部由坚韧与奉献书写的航行日志。钢与芦苇的变奏,在他身上交织出独特的生命韵律。

长江浩荡,不舍昼夜,流经他的故土金湖,最终汇入他曾守护的东海。李德俊的生命亦如这奔涌之水,从芦苇荡出发,最终融入了更为壮阔的蔚蓝。军旅熔炉锻造的筋骨,在创业的疆场上淬炼成金;战舰甲板上染透的海风,化作商海弄潮的襟怀。这征途之上,他以赤诚与担当为帆,以坚韧与智慧为桨,每一次破浪前行,都在时代的长卷上刻下深痕——那是一个士兵向生命高地永不停止的冲锋,一位赤子对家国大地最深沉的致意。(赵芹)

责任编辑:石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