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暑气蒸腾。7月19日至7月20日,淮安市大运河板闸遗址公园内却洋溢着比烈日更炽热的激情——由淮安市卫健委、淮安市总工会、共青团淮安市委、淮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主办,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淮安市急救中心共同承办的第十一届院前急救暨第十七届二、三级医院急救技能竞赛在此圆满落幕。共有18家参赛单位精心选拔的32支参赛队伍参加了此次竞赛。
作为赛事承办方之一,淮安市急救中心全程参与赛事筹备、组织工作,见证了全市急救精英以赛砺技、以赛聚力的精彩瞬间,更深刻感受到淮安急救工作者守护生命的初心与担当。
理论考试
院前赛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本次竞赛的主旨依然是提升淮安市医护人员应对突发医疗事件的急救综合反应能力,进一步推动全市医疗急救事业的健康发展。竞赛采用了理论考试与操作比拼相结合的形式。理论考试重点围绕急救急诊医学的知识进行考查。急救技能部分则聚焦于急危重症病例的处置。从院前急救的调度受理、调度出车、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的全流程,调度技能、驾驶技能、心肺复苏术基础生命支持、创伤处置以及高级生命支持等诸多关键环节的全面比拼,实现了院前与院内的同台竞技、无缝衔接,全方位展现和提升我市的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能力。淮安市急救中心副主任韩劲松介绍,今年的院前急救技能竞赛力求更贴近院前急救工作实际,在以往竞赛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突发事件的急救处置,并模拟多案例随机考核,竞赛内容更加丰富立体。
院内赛场
本次竞赛不仅是一场技能的较量,更是高效救治团队的考验。竞赛特地邀请了来自上海、南京等地区的急救、急诊、重症临床一线的评委专家,共同见证了参赛选手的精湛技能和高效团队配合,展现了淮安市急危重症临床医护人员的风采。
赛后,院前院内赛段的个人单项优秀选手PK并展示了急救基本功——徒手单人心肺复苏术,随着那耳熟能详的“喂、喂,你怎么啦”声起人到,透过智能系统的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数据,让大家再次直观感受教科书般的急救流程。
来自上海市东方医院的汪方主任对本次竞赛作精彩点评,为淮安市急救工作人员授业解惑,进一步加深了急诊急救人员对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认知。随后,淮安市卫健委安监处卞坤娟处长宣布了本次竞赛的结果。
竞赛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淮安市急救中心主任周煦表示,将以此次竞赛为新的起点,把“更高、更快、更准”的竞赛精神融入日常,把“规范、安全、专业”的竞赛成果转化为质量提升的动力。一是要以“学”为基,常态化培训,让“标准动作”成为“肌肉记忆”,让“应急能力”成为“本能反应”,把竞赛展现的规范操作、应急思维延伸到日常工作中。二是要以“合”为要,织密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的生命链条。院前急救是“第一道防线”,院内抢救是“关键战场”,两者无缝衔接、高效联动,最大限度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三是要以“民”为本,扛牢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使命担当。 我们作为直面生命的“守护者”,既要练强“硬技能”在技术上追求“零失误”,也要涵养“软实力”在服务上体现“有温度”,让群众在危难时刻感受到专业与安心。
赛事落幕时,夕阳为古运河畔的赛场镀上金边,不少参赛队员尽管汗流浃背,仍在场地内交流操作细节。这场盛夏里的技能盛宴,不仅展现了淮安急救工作者的专业风采,更凝聚起推动区域急救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未来,淮安市急救中心将持续以"守护生命通道"为己任,通过以赛促练、以练促干,不断提升急救响应速度与救治质量,为建设"健康淮安"筑牢生命安全防线,让每一次呼救都能得到最及时的回应,让每一个生命都能被温柔守护。(江雨潞)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