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以心为光 笃行不怠

发布时间:2025-07-17 14:59:2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案例是对法律条文的生动诠释,是对法官工作的指引规范,是对社会公众的鲜活普法,也是输出世界的通用语言和面向后世的历史印记。近日,有幸拜读了最高人民法院编写的《人民法院案例库精选》一书,该书囊括刑事、民事、行政、国家赔偿、执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多元解纷等多个领域,用110个案例详细介绍了诸多疑难复杂案件的办理过程与典型经验,包罗万象,引人深思。在这学习研究的过程中,我不仅在一个个裁判要旨里增强了自身司法积淀,更是经历了一场场身临其境般的精神洗礼,感触很多,但总结起来无外乎八个字:以心为光,笃行不怠。

有心:善于发现 勤于思考

看着书中的诸多案例,有的确实离我工作的领域很远,案情也非常特殊,基本在日常工作中没有碰见的机会,但有的却让我在读完之后颇感熟悉而又扼腕叹息。过去我常常认为能够入选案例库的案例必然一个个都是惊天动地的大案要案,但是读完我才发现,其实案例库中的很多案件都与我们日常工作中办理的案件有相近之处,很多裁判要旨的核心就是我们早已铭记在心的法律原理。比如唐某华、杨某祥正当防卫案与江某某正当防卫案,两者本质都是对正当防卫的认定问题,只是前者注重阐述对正当防卫时间及限度条件的解读,后者则聚焦防卫人的未成年身份,重点阐明在正当防卫判断时应考虑未成年的身心特点及通常反应。又如陈某某、刘某某故意伤害、虐待案,“家庭成员”的扩大解释也是基于对立法目的和法律原理的深刻领会,结合个案特征做出的具体判断。

这些法律规定、核心原理我们在学校学习和工作培训的过程中都曾接触,可惜的是,过去我总是习以为常,未加重视,误认为很多案件只是法律条文的现实呈现,却忽视了发掘和记录个案的特殊性与推演过程中的解释理由、解释逻辑。看完这些案例撰写者的优秀阐述,我才发现自己过去错过了太多宝贵的案例素材。司法案例的发掘和撰写,不应当将目光局限于大案要案,而是应当做个有心人,在工作中养成善于发现的习惯,形成勤于思考的自觉,既要在重案新案中寻突破,更要在普通案件中觅个性抓亮点。同时,做个有心人,对于我们做好办案工作也是重中之重。

用心:专注投入 笔耕不辍 

书中的110个案例,篇幅各有长短,但字字均凝聚了撰写者的心血。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只有反复积淀后的收获,这些入库的优秀案例既是撰写者发现能力和文字能力的体现,也是法院干警专业技能和办案智慧的结晶。深究他们的成功经验,我认为就是用心二字。

无论是办理案件还是案例撰写,均只有用心方能做到最好。办案中,法律条文是确定的,但却不能机械适用,否则不仅无法做到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反而会适得其反。只有专心投入,全面研判案情,开拓办案思路,整合有效力量与有利资源,才能将案件办好办快。如余姚某投资有限公司破产程序案,余姚法院针对该企业案件较多、购房人拿不到房的客观情况,基于对企业状况的调查了解,经部分债权人同意,果断启动诉讼程序转破产程序,跳出漫长的诉讼执行程序,帮助引入外部投资,及时有效化解了涉众纠纷。又如上海某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系列执行实施案,上海法院鉴于被执行人案件数量多、金额高、分布散的特点,灵活运用交叉执行,依托府院联动,实现债务的统筹化解与公平清偿,达到多方共赢。

案例撰写中,撰写者也绝不是一蹴而就,必然经过多次删改才能顺利被案例库录用。一个个复杂疑难的案件,卷宗可能都达数百页,但撰写者需要将其浓缩至短短数页,还必须将案件的全貌完整展现,并用人民群众看得懂的语言逻辑予以阐述,其难度可想而知。没有长期保持的学习习惯,没有笔耕不辍的书写毅力,没有专注投入的身心状态,就难以产出优质精品的典型案例。

尽心:为民服务 竭尽所能

这本书看似记载了一个个案例,但其实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一个个案例折射出的办案干警为民服务的初心和竭尽所能的付出。案例的背后是一个个真实的案件,是一个个现实的家庭和人民群众,法院干警在办案过程中,贯彻为民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用尽自身所能破解案件疑难,公正高效实现定分止争。这些都通过案例的形式鲜活地展现出来,也给予我大量的教育和指引,使我受益匪浅。如车某玲诉朱某芳相邻关系纠纷案中,二审车某玲本已提起鉴定申请,但广州中院并未机械地启动鉴定程序,而是深入现场进行调查,运用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查明案件事实,最终避免了漫长的鉴定程序,为当事人减少了时间和经济成本,高效化解了相邻纠纷。又如徐某苗与吴某贵、曹某花执行实施案中,法院为避免涸泽而渔带来的双输局面,不仅努力促成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之间就鲜活农产品的执行方案达成一致,更是在被执行人的鱼滞销时积极依法予以帮助,最终实现各方利益的共赢。这些案例、这些做法和精神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指引我继续做好岗位奉献、落实司法为民。

以心为光,笃行不怠。作为法院干警,接下来我将以本次案例学习为契机,继续牢记初心使命,锤炼自身本领,努力成为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的“有心人”,专注投入、笔耕不辍的“用心人”和为民服务、竭尽所能的“尽心人”,为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海门法院 施王鑫)

责任编辑:石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