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复杂病例遇上多学科精锐,当临床难题碰撞缜密思维,一场场凝聚智慧与担当的医学对话常态化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展开。2025年6月24日中午,淮安市一院第5期重点病例讨论会在门诊五楼报告厅如期举行。院党委书记、二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郑东辉,副院长吴金声及多科临床专家、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参加讨论。与前几期一样,该活动吸引了大量中青年医生来到现场。
一、直面疑难
在挑战中彰显医者担当
本次讨论的病例均属“难啃的硬骨头”——泌尿外科的“肾肿瘤合并升主动脉瘤”需在机器人手术前通过MDT厘清“肿瘤切除与主动脉瘤处置”的优先级,每一步决策都关乎患者生命安全;胸外科的“食管中段占位”病例,在“影像学上表现出四不像”的争议中,考验着内外科团队对诊疗方案的精准把握;儿科“缩窄性心包炎合并顽固低蛋白血症”患儿,更叠加“病因不明、家庭特殊”等多重复杂因素,诊治需兼顾医学判断与人文关怀。
面对这些“高难度病例”,医院集结徐宗源、徐志伟、郭莉莉、戴伟杰、杨静、孟自力、郭世光、苏珍、于伟勇、沈旸、石敏等多学科专家组成“梦之队”。专家们从“机器人手术技术创新”到“跨学科高效合作”,从“复杂病情风险预判”到“特殊患者个体化方案”,每一个讨论点都直击临床难点。正如郑东辉在讨论时强调:“敢于挑战疑难病例,以技术过硬为底气,以患者安全为使命——这是一院人刻在骨子里的担当。”医院始终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为患者解决问题为导向,将技术创新作为突破临床瓶颈的核心动力,让每一次病例讨论都成为推动医疗质量进阶的阶梯。
二、高手对话
多学科协作淬炼一流地市级医院
当泌尿外科专家与心血管专家就“主动脉瘤处置优先级”展开论证时,当医学影像科与消化内科专家在“影像表现”上碰撞观点时,当儿科团队为患儿诊疗方案融入人文思考时——这场讨论不仅是医学技术的亮剑,更是医院综合实力的缩影。吴金声表示,各位专家以“手术刀般精准”的专业判断,展现出了“一人专精、多科协同”的一院特色。
这种“高手对话”的背后,是医院多年来构建的“多学科诊疗体系”与“专家人才梯队”。从机器人手术等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到“内科-外科-影像-病理”全链条诊疗协作;再到“内分泌心肾代谢病一体化诊疗中心”为共病患者“3+X”服务模式的探索,医院正通过常态化病例讨论,将个体专家的智慧转化为团队的集体战斗力。正如郑书记总结时所言:“专家团队的深度协作,让每一例复杂病例都能获得‘最优解’,这正是我院作为地市级一流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我们迈向‘头部医院’的坚实根基。”
三、薪火相传
专家团队筑牢医院发展根基
在讨论现场,既有深耕临床数十年的资深专家,也有崭露头角的青年骨干。孟自力、杨静、郭莉莉、于伟勇等专家在多病例讨论中既担任“决策者”,也扮演“带教者”,将临床经验与创新思维同步传递给年轻医生。这种“资深专家引领、中青医生担当”的人才结构,贡献了医院传承发展的“源源动力”。
每一位专家都是医院的“活教材”。从徐宗源对机器人手术细节的精准把控,到戴伟杰对食管手术的“杂交”理念,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大医精诚”的内涵。医院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核心战略,通过病例讨论、学术沙龙、技术传承等机制,让专家的临床智慧转化为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建设“地市级一流医院中的头部医院”储备核心力量。
高屋建瓴:郑书记“三问”,在思考中锚定前行方向
我们是怎样的医院?
作为地市级一流医院,我们已拥有多学科协作的诊疗体系、接轨前沿的技术能力、心系患者的人文关怀。从本次讨论的病例可见,我们能驾驭“机器人手术+复杂血管病”的高难度操作,能破解“跨学科诊疗争议”的复杂命题,更能在“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平衡中彰显担当——这是我们立足地市级医疗领域的实力底气。我们要清楚自己的定位。
我们想成为怎样的医院?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地市级一流医院中的头部医院”。这意味着不仅要在技术难度上“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更要在诊疗理念上引领行业标准;不仅要解决本地患者的疑难病症,更要形成可复制的多学科诊疗模式;不仅要追求医疗质量的精进,更要成为区域医疗人才的培养高地。
我们每位一院人要怎么做?
以“学”强基:主动向专家请教、从病例中积累,夯实临床基本功,让每一次讨论都成为成长的阶梯;
以“创”破局:不局限于传统诊疗思路,在机器人技术、杂交手术、精准医疗、融合诊疗等领域勇于探索,用创新破解临床难题;
以“合”聚力:强化多学科协作意识,在团队中找准定位、发挥所长,让个人成长与医院发展同频共振;
以“心”为灯:铭记“患者至上”的初心,在复杂病例中兼顾技术与人文,用责任与担当诠释医者使命。
当病例讨论的掌声落下,一院人对“担当、创新、传承”的思考仍在延续。从“地市级一流到头部标杆”,不仅需要专家团队的“硬核技术”,更需要每位一院人以“敢为人先”的魄力、“精益求精”的追求、“薪火相传”的信念,在每一次病例讨论、每一台手术、每一次问诊中践行使命。唯有以技术创新为翼,以医者担当为帆,才能在建设区域医疗高地的航程中,驶向更辽阔的未来。(刘佳鑫)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