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找到被执行人张某……”2025年6月17日上午9时许,身在苏州工业园区的申请人刘某向淮阴法院打来举报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既焦急又期盼。
刘某与张某因民间借贷产生纠纷,2023年5月经淮阴法院调解双方就6万元欠款达成还款协议。之后,张某迟迟未履行还款义务,刘某遂于2023年8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调查后未发现张某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故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2024年10月,刘某的一通举报电话重启案件执行程序。执行局立即派出执行团队,急行三百余公里赶到现场。在强大的执行威慑下,张某积极筹措资金,现场履行2万元欠款,剩余4万元与申请人达成和解协议。
本以为案结事了,可怎料张某仅按协议给付三个月欠款后,便不再履行还款义务,人也没了踪影。直至2025年6月,刘某发现张某在苏州某地后,立即拨打执行热线,于是出现开头一幕。
淮阴法院执行指挥中心接到举报信息后,立即向省高院执行局请求指挥调度,苏州工业园区法院接省高院指令后,即刻派警将被执行人控制并拘传至该院。淮阴法院执行干警一刻不耽误同步行动,再次急行三百余公里赶到苏州工业园区法院。
经过两地法院执行联动、明法释理,被执行人张某终于认识到逃避执行不是办法,遂主动联系亲属帮忙筹集案款。当日下午17时27分,张某亲属现场给付1.8万元,并就剩余案款达成短期还款协议。拿到钱后,刘某激动不已,对执行干警连声道谢:“太感谢你们了!真的辛苦你们了!”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像这样“说走就走的执行”是淮阴法院执行干警工作的日常缩影,他们奔波在路上、不辞辛苦,与兄弟法院并肩作战,凝聚强大合力,只为可以坦然回应申请人期盼的目光,用实际行动让“纸上权益”变成“真金白银”。
(淮阴法院 胡井军)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