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淮安市卫健委和市住建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住宅小区应急救护车辆通行保障工作的通知》,切实检验住宅小区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性,全面提升“120”与物业协同处置突发急救事件的能力,5月16日上午,在市卫健委、市住建局联合指导下,市急救中心、市物管中心及福田物业在巨一首府小区开展了一场贴近实战的急救联动演练。市住建局物管中心副主任顾晋红,市急救中心主任周煦、副主任韩劲松,福田物业副总经理袁康等领导现场参与指导,市区急救网络医院分站负责人及多家物业公司代表也到场观摩学习。
充分准备,保障演练顺利开展
为了此次演练顺利开展,急救和小区物业团队做了充足的准备。急救中心多次前往巨一首府小区进行流程预演,急救小组在工作之余也不断进行训练磨合。5月15日下午,福田智慧物业20余名工作人员前往位于市急救中心的急救体验馆,学习了心肺复苏(CPR)、海姆立克急救法、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操作以及创伤救护等实用急救技能。
模拟实战,检验联动服务全流程
本次演练以高度贴近现实的场景模拟展开,旨在全面检验应急响应全流程。演练设定小区住户突发心跳呼吸骤停这一紧急状况,围绕“住户报警—物业联动—120急救—快速转运”的全流程进行实战操作,重点对救护车通行、物业急救联动和院前急救协作进行严格检验。
上午10时,演练正式拉开帷幕。“患者”自觉不舒服,拨打“120”电话并通知物业。小区保安接到任务后立即来到现场,发现“患者”倒地,手机落在地上不停地响铃,呼叫“患者”没有回应,于是接通电话,在120急救医生的电话远程指导下,对“患者”开展初步评估,并实施心肺复苏(CPR),为挽救生命争取宝贵时间,同时向物业中心请求增援。物业中心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快速开启内部通道,全力清理沿途障碍物,并在关键路口引导救护车,以最快速度、最短路线抵达“患者”身边。救护车到达小区后,小区门禁识别救护车车牌后自动抬杆,免去了救护车等待开门的时间。急救团队抵达现场后,立刻展开专业救援,实施高质量CPR、精准电除颤、紧急气管插管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经过紧张而有序的救援,“患者”终于恢复自主心跳,随后被顺利转运至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多方协作,筑牢生命救援防线
演练结束后,急救专家进行了现场专业点评。充分肯定了物业人员在此次演练中的快速响应能力与急救操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同时着重强调了“黄金4分钟”内社区急救的重要性,提醒大家把握关键救援时机,才能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生存率。福田物业负责人也表示,此次演练不仅成功验证了应急通道的畅通性,更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福田物业将进一步优化小区内的引导标识,让急救通道更加醒目便捷,同时加强对员工的急救培训,提升整体联动救援水平。
市住建局物管中心副主任顾晋红高度评价此次急救联动演练。她指出,各部门在演练中反应迅速、配合默契,展现出高效协同的应急处置能力。此次演练为物管行业强化应急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提供了鲜活范例,对完善物业管理服务工作机制、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示范指导价值。
市急救中心主任周煦做总结发言,此次“120”与住建物业的联动演练是完善“院前急救—社区支持”体系的一次重要实践,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鼓励联动双方单位以此次演练为标杆,认真对标学习,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急救通道时刻保持“零阻碍”状态。市卫健委和市住建局两部门领导对这项充满爱心和善意的好举措都高度肯定、给予指导、寄予希望,下一步,我市将大力推动这种协作模式,市、县(区)院前急救体系按急救半径,网格化分区、持续培训、长效落实,不断优化和完善这项好举措,切实提升突发急救事件的处置效率,为广大市民的生命安全筑牢坚实防线,让急救医疗服务和小区物业服务联动温暖千家万户。(文/方仁 图/毛剑、江雨潞)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