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盐城中院服务高质量发展十大执行案例(上)

发布时间:2025-05-16 11:14:3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为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执行工作质效,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盐城中院现发布服务高质量发展十大执行案例。

1.行修复大美湿地  司法守护生态之美

基本案情

2015年1月,盐城市某管理所将某港一处房屋出租给某冷冻厂生产经营使用。后,某管理所根据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规定和生态环境整治需要,两次通知该厂限期腾空房屋并交还。由于某冷冻厂未交还房屋,某管理所遂诉至射阳法院。法院经审理,判令该厂腾空房屋后交付给某管理所,并支付房屋占用费。

2024年6月,该案执行立案后,执行干警立即上门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但被执行人对抗情绪较大。考虑到冷冻厂内部结构复杂,专业设备拆除难度、风险均较大,射阳法院多次与公安、环保等部门进行会商,研究制定安全便捷的腾空方案。2024年6月25日,射阳法院组织展开腾空行动,外围警戒组调用无人机并设置警戒线,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执行现场;强制执行组在环保专家指导下有序拆除制冷设备;综合协调组耐心向被执行人释法明理,保障执行过程顺利进行。最终,案涉房屋成功腾空并交付申请执行人,全程仅用时7天。
典型意义

本案中,案涉房屋位于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内,生产经营会严重损害珍禽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削弱缓冲区阻隔外来入侵、保护核心区内生物的功能作用。射阳法院在执行过程中,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稳妥有序推进案涉房屋腾空工作,为绿水青山提供坚强司法保障。

2.联动执行拔除“钉子”  护航重大工程建设

基本案情

某居委会与李某签订协议,约定由李某在辖区内投资设立加油站。然而,在加油站建设过程中,李某非法侵占居委会集体所有土地110余平方米。2021年3月,该居委会诉至亭湖法院,要求该加油站返还侵占土地。亭湖法院经审理后判令加油站将占用土地返还居委会。

2021年11月,居委会向亭湖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考虑到涉案主体为加油站,若处置不当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同时,该案能否顺利执行直接影响到市区迎宾大道(建军东路)改造提升工程。为此,亭湖法院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联合消防、安监、公安等多部门多次实地调查,评估执行风险,制定详细执行方案。2024年8月,亭湖法院按照既定的执行方案,组织干警、专业拆除队伍等前往加油站开展执行工作。最终,执行干警成功拆除了地上及地下设施并将土地移交给居委会,保障了市区迎宾大道(建军东路)改造提升工程的顺利推进。

典型意义

本案中,被执行人如不及时拆除加油站占用土地地上、地下设施,将直接影响市区迎宾大道(建军东路)改造提升工程顺利推进。亭湖法院通过与多部门协同联动,科学谋划执行方案,积极服务大局,最终以强有力的执行措施,使改造提升工程顺利推进。

3.以爱之名赋能执行  温情化解抚养纠纷

基本案情

聋哑人张某(男)与李某(女)感情破裂,经东台法院判决准予离婚,婚生子由李某抚养,张某每月支付抚养费800元。然而,张某未按时支付抚养费。无奈之下,李某遂向东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东台法院了解到双方均为聋哑人,沟通困难,且张某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对执行亦存在抵触情绪。为此,东台法院立即启动“执爱家”家事案件特别执行机制,以“情感修复+多方联动+柔性执行”为路径,积极推动案件实质化解。执行干警了解到,张某虽经济困难,但对孩子感情深厚,遂联合学校录制小张日常生活学习视频。张某观看后,主动提出愿与法官进行沟通。同时,法院还联系残联、民政部门为张某对接公益性岗位,并通过社区协助解决小张课后托管问题,减轻李某育儿压力。最终,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张某按期支付抚养费,张某与孩子的关系也逐步修复。

典型意义

本案中,执行法官依托“执爱家”家事案件特殊执行机制,通过对接残联就业资源、民政救助政策、社区公共服务,既帮助张某提升履行能力,又缓解李某现实困难,避免“执行-再贫困-再纠纷”的恶性循环,体现了司法对儿童群体的精细化保护。

4.增殖放流替代履行  司法助力生态修复

基本案情

在一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经开区法院判决梁某等5名被告人对非法捕捞行为造成的渔业资源损失和生态恢复费用1826480元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该案执行立案后,法院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履行能力较差,若简单拍卖被执行人财产,不仅达不到恢复生态环境的效果,甚至可能引发新的矛盾。执行法官经反复调研、论证,决定本案采用替代修复的执行路径。2024年6月3日,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和“六六”全国放流日来临之际,在代表委员的见证及渔业专家的指导下,被执行人在黄沙港将1600多万尾优质海蜇苗放入大海。

典型意义

本案中,经开区法院积极引导“破坏者”变“修复者”,主动开展增殖放流活动,让被执行人偿还“生态债”,达到环境修复与教育罪犯并重的目的,使生态损害赔偿不仅仅停留于一纸判决上,更体现在“保护优先,修复为主”理念的实践中。

5.高效精准执行  助力产业向“新”而行

基本案情

2014年7月,邵某元以其名下的房产及土地使用权为抵押,为某公司一笔2500万元的借款作担保。因某公司未按期还款,某银行滨海支行诉至法院。2016年12月,滨海法院判决邵某元以抵押不动产对该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此后,案涉债权被多次转让,最终由李某超受让取得。2024年4月,李某超申请恢复对邵某元的执行。此前,该生效判决已进入过执行程序,但案涉抵押不动产均因流拍未处置成功。此次执行过程中,“亚视臻选直播基地” (系滨海县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额1亿元)投资单位对案涉抵押不动产有选址意向。滨海法院聚焦新业态产业发展需求,认真研判前期案涉抵押不动产反复流拍情况,积极组织李某超、邵某元及盐城某建设公司三方进行协商。最终,成功促使双方达成处置协议,当事人一致同意将案涉不动产以2275万元出售给盐城某建设公司。

典型意义

本案中,滨海法院从服务县域发展角度出发,充分发挥执行职能作用,成功促成案涉6000余平米房产及土地使用权被选定为“亚视臻选直播基地”,有力维护债权人胜诉权益的同时,高效推动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为新质生产力实质化培育与发展扫清了障碍,以司法智慧和担当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盐城中院 周陈华 李建杰 费星辰)

责任编辑:石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