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久坐险酿悲剧!淮安市一院ECMO技术助力肺栓塞患者重获新生

发布时间:2025-04-29 10:49:5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久坐竟是“隐形杀手”!肺栓塞险夺命

近日,淮安市一院接诊了一名因长时间久坐后突发大面积肺栓塞的患者。59岁的市民王先生因长期久坐,且血压高、血脂高、缺乏运动,10天前无诱因出现胸闷、气喘症状,起初他以为是自己的心脏出了问题,于是就诊当地医院针对心脏做了一系列检查,可是检查结果提示王先生的心脏没什么问题!为了弄清楚自己到底是生了什么病,王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入院后下肢彩超结果提示王先生右下肢多发血栓形成,且下肢血栓顺着血流途经右侧心脏跑到了双侧肺动脉,导致双侧肺部血管的堵塞,因此王先生出现胸闷、气喘等症状。

既然王先生胸闷及气喘的元凶找到了,于是他被转到血管外科进一步取栓治疗,血管外科团队为王先生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肺动脉造影+吸栓+溶栓+双下肢动脉造影术,可是就在急诊取栓手术过程中王先生突发意识不清,烦躁明显,双侧瞳孔散大,心率减慢伴血压、脉氧下降,情况危急!手术医生立即终止了手术,并立马给患者行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接呼吸机通气,心肺复苏约10分钟,虽然王先生恢复了自主心跳,但血压非常低。重症医学科左同坤医师达到抢救现场后,结合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考虑王先生是大面积肺栓塞引起了梗阻性休克,且考虑到手术室抢救条件受限,左医生立即联系科室紧急准备床位和抢救物品;很快王先生被送到了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团队迅速按照休克的抢救流程评估患者休克原因,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而此时,王先生依然神志不清,点头样呼吸,四肢湿冷伴指脉氧测不出,全身出现大片皮肤花斑,血压极低,循环系统濒临崩溃,血气提示严重的酸中毒,猝死风险极高。

生死博弈:ECMO技术为生命按下重启

重症医学科章向成科主任床旁查看患者后,考虑王先生右心功能衰竭、严重休克状态,随时可能再次出现心跳停止而死亡,当机立断迅速启动ECMO应急预案,决定通过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替代患者心肺功能,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以最快速度完成管路预冲、穿刺置管,仅仅使用15分钟时间就成功建立VA-ECMO循环支持,接下来辅以抗凝、亚低温脑保护、预防感染、制酸护胃、脏器功能支持等治疗。

大约36小时后,王先生的血压、氧合指标逐步稳定,乳酸水平恢复正常,彩超提示右心功能明显改善,通过自主循环实验后,ECMO顺利撤离;隔天王先生停低温治疗后神志很快转为清醒,顺利拔除气管插管予吸氧,目前王先生可自主呼吸,生命体征平稳。此外,淮安市一院团队通过早期心肺康复训练、精细用药调整及多学科协作,助力患者逐步康复。

健康警示:久坐人群需“动”起来,警惕肺栓塞

医生提醒:肺栓塞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久坐、久卧、下肢静脉血栓等因素易导致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长时间不动后突然活动(如起身、如厕)是典型诱因,需高度警惕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

章向成主任医师指出:“肺栓塞可防可治,但延误治疗致死率极高。长期久坐、卧床者是高危人群,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多喝水、穿弹力袜预防血栓。”预防建议如下:每1-2小时活动下肢,避免交叉腿坐姿;多饮水,降低血液黏稠度;长期卧床者需使用弹力袜或接受被动肢体按摩;出现下肢肿胀、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就医。

生命至上,技术为生命托底

此次救治中,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合重症医学科、心脏内科、血管外科、护理团队等资源,展现了ECMO救治体系的成熟实力。王先生ECMO治疗期间,重症医学科团队为他制定了一套全面且精细的治疗方案如持续监测抗凝平衡、预防感染、镇静镇痛、营养支持等,并联合康复科制定个体化心肺训练计划。

此类病例的康复,不仅依赖技术突破,更考验医院的整体应急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作为区域ECMO救治中心,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已成功开展ECMO病例数百例,覆盖急性心肌梗死、重症肺炎、心肌炎、大面积肺栓塞等急症,为危重症患者搭建“生命桥梁”。(王敏)

责任编辑:石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