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安医院心内科徐琢主任团队成功为一位老年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实施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左心室流出道(LVOT)压差降到23mmHg,缓解患者多年的心绞痛症状。
76岁的陈奶奶受心绞痛困扰多年,曾就诊多家医院,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超声心动图诊断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考虑到高龄和手术风险,市里大医院不愿为其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也不见好转,近一月来缓慢步行就会诱发心绞痛。儿子不忍陈奶奶受病情折磨,到淮安医院心内Ⅱ科住院,陈超峰博士联合徐琢博士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团队讨论后,认为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是缓解陈奶奶心绞痛的最佳治疗方案。徐琢博士结构心脏病团队回顾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术前充分评估房室传导及心功能情况,制定好手术方案和并发症处理应急预案。
手术由徐琢和王志瑾两位主任操作,术前导管测定左心室流出道压力差达98mmHg,冠状动脉造影后确定靶血管,植入临时起搏器预防房室传导阻滞,送入整体交换球囊(OTW)至目标间隔支,确认无造影剂反流,再经OTW腔内注射无水酒精1.5ml,即刻间隔支分支不再显影,复测LVOT压力差降低至23mmHg,心脏杂音也由原来4级降到2级,术后动态心电图未观察到房室传导阻滞,予拔除临时起搏器。术后第三天陈奶奶即下床行走,困扰多年的心绞痛消失了。
徐琢主任介绍说,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是一种遗传型心肌病,室间隔异常增厚(≥15mm),导致左心室流出道“交通堵塞”,可表现为心绞痛、呼吸困难和晕厥症状,可以选择药物、介入和外科手术(Morrow术)治疗。经皮间隔心肌酒精消融术,又称之为微创化学切除术,通过间隔支血管向肥厚的间隔心肌注射无水酒精造成局部心肌凝固性坏死,减轻流出道梗阻,属于介入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高龄HOCM患者常因合并症多,外科手术风险高受限,PTSMA术在高龄患者中优势明显。淮安医院心内科首次独立完成室间隔化学消融术,代表我院在复杂结构性心脏病微创治疗领域再上新台阶。(葛文浪)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