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也是淮阴争创“双百”目标冲刺之年。为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淮阴区聚焦提升效率、服务企业、服务群众,重点实施以“三治一清”深化行动、涉企服务提质行动、服务群众便捷行动为主要内容的“三大行动”,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三治一清”有“表”更有“里”
“三治一清”深化行动即治理“庸政、懒政、怠政”,清理“中梗阻”行动。一是开展效能“三问”。窗口单位“三问”对象主要是业务员、科室负责人、分管人,主要问职责、问履职依据、问履职流程。重点职能部门“三问”对象主要是科室负责人、分管人、主要负责人,主要问承担的重点工作、问进展情况、问不足及改进措施。二是开展“中梗阻”清理。重点清理单位和科室两个层面“梗阻”。单位“梗阻”主要清理区直单位对上级决策部署和对领导交办的任务落实不力;在重大项目推进、民生政策执行时,拖延、敷衍;跨部门联动时,该牵头不牵头、该配合不配合。科室“梗阻”主要清理工作计划落实不力、领导交办任务拖延办理、与其他科室推诿扯皮等。三是转作风提形象。围绕政府系统效率效能提升若干措施的落实,对政府各部门效率效能开展全面督查。围绕正风专项行动方案,聚焦党员干部群体,深化风腐同查同治,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顽疾,推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 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服务企业有“形”更有“神”
一是在政务审批上提升“速度”。认真落实国家、省、市“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部署,强化“好差评”运用,提升“一件事”办理满意度。推动审批职能部门加大改革力度与流程再造,引入新技术新手段提高项目审批、验收效率。严格落实行政审批“不同意”事项报备制度,要求一把手签字,将审批责任落实到部门最高领导,一把手未签字的,视同认可。二是在帮办服务上体现“力度”。常态化开展“四到”服务,线上线下、多部门联动,拓展涉企问题收集渠道,对收集的问题快速闭环处置。关注“中小企业”成长,从融资支持、政策扶持、技术创新、人才支撑等方面助力中小企业发展。聚焦政策兑现、涉企检查、行政诉讼、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保持高效文明的服务作风。充分发挥好营商环境监督员的作用,选取部分营商环境监督员所在企业,设置“营商环境监测点”。将申报奖补资金纳入日常监督内容,督促职能部门协助企业申报,实现政策上门,确保奖补资金快速直达。三是在执法监管上把好“尺度”。严格落实“合并联合式”行政检查,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效能。深化包容审慎执法,落实好“企业安宁日”,扩大“邀约式”检查范围。建立健全事后督导服务和整改核查机制,督促免罚减罚经营主体及时纠正违法行为,确保免罚不免责。对于采用罚款形式进行行政处罚的案件,企业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的,优化罚款决定延期、分期履行制度,减轻罚款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健全涉企案件风险通报机制,开展“小过重罚”治理专项行动,对行业性风险隐患、多发性涉企违法犯罪,及时向企业发送《防范建议书》。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推广开展纳失预告宽限制度和信用修复证明做法,对符合条件的失信经营主体“能修尽修”“应修尽修”。四是在尊企重企上彰显“温度”。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定期梳理汇总企业意见建议并充分吸收采纳。充分理解、宽容、帮助解决企业在合法经营中出现的失误失败,用心用情解决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后顾之忧。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加大对企业家的教育引导,合法经营、诚信经营。引导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批优秀企业家的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探索建立企业“白名单”。
服务群众有“新”更有“心”
一是推动三级便民服务中心高效运行。强化首问责任制,严格执行首位接待来访群众的工作人员为第一责任人。无论是否属于自身业务范畴,都需热情接待办理,对落实不力造成投诉的立即启动责任倒查。提高联合窗口效率,实现更多事项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制定联合窗口业务办理指南,明确各事项办理流程、所需材料和办理时限。窗口岗位严格落实AB岗制度,定期组织AB岗人员进行业务交叉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对方岗位业务。加强办不成事事项管理,对群众正式申请办理的事项,如果无法办理的,必须进行登记统一管理。二是严格落实“镇街吹哨、部门报到”。镇街遇到本层级经过努力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不得拖延,须立即向相关部门“吹哨”,精准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部门接到镇街诉求后快速响应,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形成“基层发现需求、部门联动解决”的工作闭环。建立双向评价机制,职能部门评价镇街反映问题精准度,镇街评价职能部门解决问题的质效。三是推动“12345”诉求高质办理。提高首次回复办理质量,提高派单精准性,给承办单位较为充足的办理时间。承办单位退回的工单须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有效控制退回工单数量。对办理情况及回复内容双把关,承办单位承担第一责任,“12345”便民服务热线承担次要责任。针对多次不满意工单,启动责任倒查,找到问题症结。对不满意工单进行精准区分,对已尽责的承办单位给予宽容,对办理不力导致群众反复投诉的部门和个人该问责的及时问责。(王兵 杨超 李园)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