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陈善珊:传递家事审判力量和温度的“三善”法官

发布时间:2022-12-14 17:07:46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周姝言 孔冬冬)“大宝现在咳嗽怎么样啦,今晚还要挂水吗?二宝呢,放学有人去接吗?”

下午开完庭已经五点了,少年及家事审判庭法官陈善珊回到办公室后急匆匆给家里打去电话。叮嘱家人几句后,她便开始了键盘上的奋战。

临近年底,常态化加班加点地开庭、谈话、写文书,已成为法院干警的日常。面对家庭和工作的冲突,被大家称为“三善”法官的陈善珊,一边安抚好孩子的情绪,一边全身心投入到百日办案冲刺之中。

善为之 守护“少年的你”

“从九点半到十二点,我们已经等了近三个小时了,孩子学校活动应该结束了吧?”小洁的妈妈说。

“再等等,这事必须当面征求孩子意见。”陈善珊坚定地表示。

小洁的爸妈已离婚7年,根据约定,小洁一直跟随父亲生活。为了能多看孩子几眼,母亲常去学校门口、兴趣班门口等候,但是短暂的探望远不能满足母亲对孩子的情感需求,最终母亲选择起诉到法院变更孩子的抚养关系。

身为母亲的陈善珊对小洁妈妈感同身受,但小洁爸爸的倾心培养也让她深感不易。为了平衡父母和孩子的关系,陈善珊三次登门,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当面问一问孩子的意见。小洁表示爸爸对她很好,但她也希望能多见见妈妈。

为了照顾孩子的想法,陈善珊做起了双方当事人的工作,最终两人约定孩子依旧跟随父亲生活,但母亲每周可以将孩子带回家生活一天。

受此案启发,陈善珊在审理涉少案件时,会着重考虑未成年人的权益,适时向其父母、监护人发放“家庭教育指导书”,进行家庭教育引导。她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角度,弥合嫌隙、减少隔阂,用“柔情司法”的方式化解当事人矛盾。

善待之 化解老人心结

少年及家事审判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当事人,他们头发花白,走路颤颤巍巍,说话不甚利索,情绪也很激动。这些老人往往失去子女等亲人的庇护,不得不通过法律寻求救济。

今年,陈善珊受理了一起老人起诉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的案件。老人有一个女儿,但因家庭事务两人误会较深,老人常年独居,无人探视,无人陪伴。谈及晚年生活,老人几度哽咽,希望法院能判决女儿常回去看看她。陈善珊多次做双方调解工作,最后酌情确定女儿每两周到母亲住处看望母亲一次。

“陈法官,谢谢你啦,现在我女儿经常回来陪我说说话、给我做做饭,我感觉这日子也有了盼头。”电话里老人的话语让陈善珊满眼笑意。

在审理此类涉及老年人权益的案件时,陈善珊格外用心,遇到典型案件,还邀请了人大代表、社区居民等旁听庭审。参与旁听的代表、居民表示,陈善珊不仅拥有熟练的审判技术,出色的庭审能力,而且能耐心倾听当事人的声音,在细节中找准症结,善用情理化解矛盾,善于在庭前、庭中、庭后抓住调解的契机,既准确适用了法律,又修复了当事人的父母子女亲情。

善察之 维护当事人权益

为妥善处理好少年家事纠纷,陈善珊的办公室里常备《社会心理学》《婚姻心理学》等“课外书”。

“法官也要懂心理学的,”已经考取心理咨询师的陈善珊说,“当事人的言行举止尤其是面部表情,往往能够透露他的心理活动。法官应从这些细节入手,捕捉一些细微的信息,从而帮助判断真伪,查明事实,这对找到案子的突破口大有裨益。”

继承案件亲属关系错综复杂,法院经常会收到遗漏当事人的诉状。在收到此类案件时,陈善珊总是能沉下心来一刻不停地对当事人关系进行审查,电话联系原告补充遗漏的当事人信息。经常会有律师感慨,陈善珊法官的效率真高。高效率的背后是她能沉下心来,钻研案件。

面对堆积如山的卷宗,陈善珊从不抱怨,因为她知道这些事情压在当事人心中就是沉重的大山,只有尽快地定分止争,当事人才能安稳地睡个好觉。

“举头是对公正的捍卫,低头是对法律的信仰”,正是这样一份坚守塑造了这位“三善”女法官。

责任编辑:石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