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陈兵 周陈华 费星辰 报道)12月18日至19日,江苏高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汤茂仁至盐城开展代表委员联络活动,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明康会见了汤茂仁一行。
12月18日,江苏高院工作情况通报会暨代表委员座谈会在盐城中院举行。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徐华明主持会议,部分全国和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盐城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江蓉,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司法委主任高维华出席会议。
座谈会上,汤茂仁向与会代表委员通报了今年以来全省法院工作和下一步打算。
与会代表委员充分肯定全省三级法院在护航发展大局、狠抓执法办案、深化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并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协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着力强化法治教育等方面对法院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表示将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法院工作,为推动全省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献言献策。
与会人员参观了盐城中院“盐法悦读”干警文化中心、执行指挥中心。
活动期间,汤茂仁走访了省人大代表、江苏银宝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建文,省人大代表、盐城东山精密产业园党委书记、管委会主席、东山企业管理公司总经理计亚春,省人大代表、江苏白马商城董事长李凤祥,并看望慰问了全国法院先进个人、“江苏最美法官”东台法院三仓人民法庭庭长徐刘根。
代表委员心声
全国人大代表 陈澄
江苏淮剧博物馆演员,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
我多次参加法院组织的各类活动,见证了法院畅通司法便民利民渠道、运用巡回审判就地化解纠纷、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建议法院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丰富法治宣传教育形式,结合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短视频、淮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持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全国人大代表 邵永海
领胜城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车间领班
工作中,我一直致力于技术改造,努力实现材料利用率提高、碳排放减少的目标,因而对法院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服务保障绿色低碳发展印象深刻。建议法院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在环资审判上作出更加积极有效的实践探索,以高质量环境资源司法服务保障美丽江苏建设。
江苏省人大代表 江海燕
盐城永源放心早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一直以来,江苏法院高度重视队伍建设,涌现出了把群众事当自己事的人民公仆边晓斌、扎根基层人民法庭三十余载的徐刘根等一批优秀法官,正是这样一群法官不断推动社会治理,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让我们经营企业也更加安心、更有底气。建议法院进一步强化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保护,持续优化司法供给,深入开展法治宣传,为民营企业家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江苏省人大代表 陈开霞
阜宁县环境卫生管理所职工
今年以来,全省法院在推进司法便民利民服务和增强公民法治意识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建议法院持续强化民生权益保障,定期开展劳动关系认定、职业伤害保障等方面的普法宣传,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江苏省人大代表 梁来杨
阜宁县古河镇梁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代表,我经常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也经常向人民法庭咨询法律问题,切身感受到加强农村法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建议法院加大农村地区的普法宣传力度,紧扣乡村群众的急难愁盼,广泛开展群众可触可感可见的普法工作,让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更加充沛。
江苏省人大代表 吴崇友
中铁上海局上横高速公路项目部钢筋班组长
法官人均每年要办理几百件案件,案件的公正判决、高效审理离不开法官的付出。作为一名农民工群体代表,建议法院坚持司法为民宗旨,更加注重农民工群体的法律保护,通过提供专业法律咨询、便利的法律服务,妥善化解涉农民工案件,帮助农民工群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江苏省人大代表张良华
响水县大有镇七套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作为一名社区书记,我切身感受到法院在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建议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定期选派优秀干警到基层帮助指导社区工作者提升法律素养、增强纠纷化解能力,助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
江苏省人大代表 吴舒涵
东台天元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东台市五烈镇镇南村创业型村书记
通过参加法院的各项活动,让我对法院助力基层治理、弘扬法治文化、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建议法院进一步加强乡村法治供给,通过开展普法活动、巡回审理等方式,不断提升农民法治意识,促进基层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实质化解。
江苏省政协委员 梁泽泉
江苏仁禾中衡咨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我深刻体会到全省法院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上作出了诸多努力。建议法院进一步增强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合力加强企业家权益保护,健全企业破产重整制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法治力量。
江苏省政协委员 仇云杰
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董事长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政府引导,更离不开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作为一家涉外企业,我们深知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建议法院进一步加强产权司法保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定期发布典型案例,常态走访企业,帮助企业强化涉外风险研判,助力企业更好“走出去”。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