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陈兵 报道)10月29日,淮河生态经济带第5次省际联席会议和城市合作市长会商会在盐城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是打造淮河黄金水道,推动沿淮高质量发展。会上将围绕生态环境保护、水运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签订市际合作协议。
近年来,盐城市把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紧紧围绕淮河出海门户的定位,聚焦区域流域环境问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为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环境支撑。
强化湿地保护,共绘生态画卷
盐城黄海湿地,作为中国首个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地,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成为全球生态保护的典范。为了加强湿地保护,盐城市率先出台了《盐城市黄海湿地保护条例》,将湿地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该条例明确了湿地保护的责任主体、保护措施和法律责任,为湿地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同时,盐城市还建立了湿地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配合,形成湿地保护合力。
在湿地保护的过程中,盐城市注重创新修复方式,让湿地重现生机。近年来,盐城市实施了条子泥“720”高潮位栖息地、大丰建川鸟类友好种养殖区生态修复项目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有效改善了湿地生态环境。此外,盐城市还创新提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进行湿地修复,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
在东台市川水湾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区,随处可见鸟类成群的身影,鸟鸣声不绝于耳,为湿地带来勃勃生机。该项目综合采用“湿地水文水系修复+湿地微地形修复+湿地植被修复+鸟类栖息地修复+互花米草防治”措施,修复鸟类栖息湿地生境。
盐城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是我国首个海岸带遗产地生态修复项目,包括射阳和东台川水湾两个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子项目,总投资4.31亿元,获得中央财政3亿元的支持。两个子项目于去年底工程竣工通过专家验收,共完成海域生态修复面积1550公顷,保护修复海岸线长度22.9千米,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提高。
2023年,盐城市湿地保护率为49.4%,自然湿地保护率为63.9%。生物多样性“家谱”持续丰富,截至目前,盐城市共记录生物物种4692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的保护物种共计142种,包括35种国家一级保护物种,以及107种国家二级保护物种。
厚植绿色家底,绘就生态美景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盐城市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为主阵地推动环境保护,从“治标”向“治本”转变,让大美湿地、水韵盐城诗意再现。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盐城市大力开展扬尘污染专项治理,加大重点行业污染整治,为“环境减负”,为“生态增容”。2023年,全市PM_2.5平均浓度达27.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83.4%,均居全省第二;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46,连续八年全省第一。
在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方面,盐城坚持“三源”同治,强化标本兼治,加大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重点断面水质攻坚力度,以30条国省考断面所在河流为重点推动全市域美丽河湖建设。今年1至9月,全市17个国考断面全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比例为100%,同比提升17.6个百分点。
同时,为厚植生态底色,盐城市还深入推进国土绿化行动,积极探索挖掘沿海地区造林潜力,科学谋划、多措并举建设盐碱地造林工程。2023年,全市共完成新造成片林1.47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5.2%、高于全省1.1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全市已新造林2.2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37%;盐碱地造林试点面积达1029亩,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47%。
此外,为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盐城市积极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截至2024年8月底,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达1548.19万千瓦,同比增长15.75%。1—8月,全市新能源累计发电量207.11亿千瓦时,占全省新能源发电量的24.08%,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0%。新能源累计并网规模、发电量规模等主要指标连续14年位居全省首位。
生态价值多元转化,实现绿色富民
在厚植生态底色的同时,盐城还积极推动生态价值多元转化,实现绿色发展。盐城不断擦亮“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以“全景世遗”理念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通过依托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打响麋鹿、丹顶鹤和勺嘴鹬这三个黄海湿地“吉祥三宝”的品牌效应,盐城正逐步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盐城还注重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推动“生态资源”形成“生态产业”。近年来,盐城旅游业快速发展,2023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8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3.0%,实现旅游总收入53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今年上半年,盐城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3213万人次,同比增长51%。盐城正以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长三角(盐城)数字视听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广世遗产品,提升文旅产业带建设水平。
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盐城也进行了积极探索。盐城率先制定全国首个陆海生态产品统筹核算技术标准,深入推进生态总值GEP核算试点。通过核算生态资产存量价值和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总价值,盐城为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盐城还组建盐城黄海湿地生态银行,先行开展“绿色金融+湿地修复+蓝色碳汇”项目试点,通过发放碳汇远期交易质押贷款等方式,带动碳汇融资15亿元,为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