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陈兵 报道)盐城市盐都区尚庄镇民胜村地处该镇西南部,125省道穿境而过,东临番茄公园2公里,西距大纵湖景区5公里,由原于家庄、友村、凌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域总面积4.91平方公里,有5个村民小组,778户2295人,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党员91人。2023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49.76万元,集体积累369万元,近年来,民胜村先后获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健康村等荣誉。2024年4月被认定为江苏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坚持红色引领,点燃乡村治理“引擎”。民胜村以村党组织为龙头,切实做到遇事共商、问题共解、责任共担,夯实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基础。一是党建引领添动力。建立村“两委”班子、党员骨干和网格员的三级工作联动体系,坚持群策群力、投工投劳,激活基层党组织神经末梢。整治老村“脏乱差”190余处、硬化内部道路10公里、更新路灯140盏,新建故月亭、打造亲水平台、翻新老供销社,美丽乡村旧貌焕新颜。二是全心全意优服务。以村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依托农民大舞台、健身广场等公共设施,为村民提供家门口的活动场所。重点打造村部二楼阅读共享空间,开辟妇儿空间,由有专长的党员骨干提供特色文体活动服务;定期将图书进行更新,与尚庄初中、华泽书社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图书室实现通借通还。三是共建共治塑幸福。聚焦“红色物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双提升,新社区共建106户,目前入住率达90%。该村坚持“绿化管理精细化、垃圾分类科学化、车辆停放规范化、装修外立面统一化”的“四化”管理原则,结合“党员+农户”幸福积分制考核,围绕美丽庭院、文明家庭创建等工作,提升新社区农户生活品质。
坚持产业先行,培厚集体经济“沃土”。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在发展农业项目上下功夫,大力丰富乡村振兴业态,实现富民增收。一是以“藏粮于地”为基。依村推进17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通过整合连片土地、布局种植优质稻米,重点在500亩核心区种植水稻,配套防渗渠2条、水泵站5座、修建农桥3座,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亩均产量从1050公斤提高到1200公斤。二是以“春虾秋蛭”为纲。依村开发200亩高效农业水蛭养殖,亩均达4.5万元;发展小龙虾大棚养殖,实施240亩的龙虾精养项目,吸纳5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人均增收近3万元。三是以“蓄水养蟹”为宝。全村流转1300亩水面作为清水大闸蟹养殖基地,与邻村邵氏水产联动,统一购苗、技术互通、打包销售,精包装后主要销往苏州、上海等地,年亩均收益5000元以上,每年吸纳6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增收4万元以上,有力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四是以“盘活校舍”为点。全村现有中小学闲置破旧校舍土地面积约11亩,建筑物面积7幢1200平方米左右,通过与在外老板联系,动员他们回乡准备创办托老或民宿项目,拟向村集体缴纳租金3至5万元,达到集体增收目的。
坚持内涵提升,搭建乡风文明“舞台”。立足农村的文化特色、乡土风情,让村民生活富起来,环境美起来,精神乐起来。一是村民共同治理。发动居民自主意识,定期组织党员和群众志愿者巡查新小区常态化治理,建立健全相关体系制度和宣传氛围,让更多居民共同参与到河道保洁、绿化管理等事务上来,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居住环境改善。二是推进乡风文明。打造以“乡村振兴 我们在路上”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墙、提升农民大舞台。成立“老党员”志愿服务队,举办系列节庆活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行家风、村风、党风教育,以良好家风带动村风、促进党风,通过系列活动和举措,乡风文明已种入村民的心田。三是挖掘传统文化。保留农村优秀文化形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珍惜资源、守护根脉。深入挖掘“糖艺”内涵,放大传承人周美林作用,丰富农村文化业态,将非遗文化创建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此外,持续举办以舞龙、打腰鼓、荡湖船为主要节目的十五届民俗庙会,让农村散发出时代魅力。
民胜村将以获评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新的起点,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抢抓区委、区政府打造S125水乡风光片区机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真正将民胜村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为盐都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