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

盐城市亭湖区大洋街道:心悦残疾人之家助残圆梦

发布时间:2024-04-30 11:04:58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兵 董志梅 报道)盐城市亭湖区大洋街道海悦社区充分发挥残疾人综合服务阵地作用,打造有特色、有亮点的服务项目。设在该社区的大洋街道心悦残疾人之家成立于201711月,现有托养人员31名。为解决服务对象的实际困难,海悦社区携手悦达农用车、红十字会、蒙牛奶业等党建联盟单位,引进手工加工等项目,拓展残障人士就业途径。2023年初,海悦社区全面升级“助残圆梦”志愿服务项目,助力残障人士融入社会、实现梦想。该项目在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评比中,荣获阳光公益助残类三等奖。


助残康复,照亮希望之路

在摸排、走访残障人士家庭时,海悦社区工作人员发现,现有的服务偏向普惠,对重度残疾人而言,仍然无法满足需求。困难、重残人士的康复服务成为社区残疾人工作的难点之一。


20234月,海悦社区联合市第一人民医院、大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起“健康生活圈——助残康复”项目,在心悦残疾人之家设置力量训练、有氧运动等多套康复器材和训练设备,面向社区残障人士和因病需要康复的人群免费开放。此外,医疗志愿者通过建立残疾人健康档案,深入残障人士家庭,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健康义诊、用药管理和精准康复等服务。

辖区一位残障人士,多年前因车祸导致肢体残疾、语言功能障碍。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陷入迷茫和沉默之中。在医疗志愿者的指导下,经过康复训练,这位残障人士的肢体功能障碍得到有效缓解,自理能力、动手能力显著增强。现在,他已经能走出家门,到社区手工坊工作,性格也变得开朗。


就业增收,点亮梦想之灯

不少残障人士年龄大、技能低,是就业帮扶工作的难点。针对这一现状,海悦社区联合6家企业、3家社会组织,开发手工花制作、医用胶带封装、藤条加工等多个就业岗位。“近期引进的仿真绿植藤条项目,每人每天可加工80根至120根,加上区残联的出勤补贴,每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手工坊第三方运营人王远超介绍。

残障人士郑大姐求职时屡屡碰壁。如今,她每天到手工坊上班,从一名新手逐渐成为行家里手。去年6月,郑大姐还顺利通过一家科技公司的面试,成为一名兼职保洁员。“辅助手工+灵活就业”双收益,让郑大姐的收入翻了一番。不仅如此,心悦残疾人之家里还有很多人实现了就业增收的愿望。这个被大家称为“分工厂”的手工坊,也给社区探索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打开了新思路、提供了新路径。

辖区部分居民因为照顾家庭等原因,更倾向于本地就业、居家工作。去年9月,海悦社区主动衔接资源,拿下来料加工订单,计件核算薪资,满足残疾居民零散工作内容、弹性工作时间等就业需求。手工坊订单量大,需要3人至4人组成一个小组协同工作。不少残障人士做起手工活来得心应手,在团队中成为小组长。走上“管理岗位”的残障人士,带领灵活就业居民一起加工来料、分料打样、记账出货。部分小组长月收入5000元至6000元。


爱心服务,绽放温暖之光

助残圆梦,不但要关心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要完善关爱服务体系,注重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海悦社区在开展日间照料和辅助性就业服务的基础上,立足残障人士的需求特点,针对性拓展学习培训、文体娱乐、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多元化服务,增强了残障人士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残疾人之家的爱心墙上,一张张照片记录着残障人士“打卡”各类活动的美好时刻。春节包饺子、集体过生日、元宵赏花灯、端午包粽子、中秋品月饼……每一张笑脸洋溢着喜悦和幸福,蕴藏着残疾人之家里的“小确幸”。“当走进这个大家庭,听残障人士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心声。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自强不息,还有他们最朴实的愿望、最诚挚的友谊。”助残志愿者刘霞说。

“残障人士的乐观友善、积极勇敢,也在激励着每一个助梦人。”大洋街道残联负责人表示,大家在奉献爱心、帮助残障人士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与感动。

责任编辑:石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