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书记开讲啦!

发布时间:2024-02-21 15:38:5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2月20日下午,根据春训安排,兴化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钱惠彬以“坚持运用系统观念 推进诉源、案源、访源‘三源共治’”为题向全体干警讲授专题党课。

“三源共治”涵盖了矛盾纠纷从产生到发展、从诉外到诉内、从受理到解决的全过程,是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能动作用和专业优势,对矛盾纠纷进行“全生命周期”治理,力促矛盾纠纷依法及时有效化解的核心关键。新形势下,人民法院应当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以更加能动的姿态开展诉源、案源、访源共治,全面融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并在其间逐步完成审判工作现代化的历史变迁。

就如何坚持运用系统观念来理解和把握诉源、案源、访源治理三者间的内涵和关联,钱惠彬指出:

一是通过联动治理以凝聚社会治理合力。司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一环和法治实施主体的重要一员,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通过与其他治理主体联动解纷,将极大地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的综合效能,实现“1+1>2”的效果。

二是通过系统治理以释放社会治理效能。诉源、案源、访源“三源共治”间的耦合性很强,分别对应着矛盾纠纷发展不同治理阶段的不同样态,其在“源”上具有关联性和相通性,在“治”上具有协同性和延续性,是对矛盾纠纷分阶段、针对性治理与“全周期”、系统性治理的整合,能够极大地释放社会治理特别是司法治理的效能。

三是通过开放治理以提升社会治理效果。“三源共治”为开放式治理而非封闭式治理,要求在司法工作中认真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将司法的专业化与大众化相结合,促进共建共治共享,推动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就如何找准人民法院在“三源共治”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能作用,钱惠彬强调:一要坚持办理与治理并重,抓实诉源治理工作。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诉讼与非诉讼衔接机制,发挥司法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在推进诉源治理方面,应当继续做好落实“调解优先”办案要求、加强调解工作指导、司法确认工作、司法建议工作等四方面的工作。

二要坚持审判与管理齐抓,夯实案源治理工作。案源治理主要关注“法院终局解纷”,是推动案件质量提升、实现增量下降的 “第二道关口”。守住这道“关口”需要科学高效的司法审判管理,妥善处理好司法需求与司法供给的关系,以“如我在诉”的意识审慎作出司法裁判,用最优质量、最高效率、最佳效果实质性化解矛盾,防止“一案结而多案生”。

三要坚持预防和化解联动,深耕访源治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访源治理主要关注涉诉信访的源头预防、有效化解,是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守住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破解访源问题必须把握好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规律特点,在做好前端“预防”工作,努力“让案件不成访”的同时,健全完善规范化、法治化、信息化的后端“化解”机制,实现“初访大量吸附、重复访大量降低”。(兴化法院 万长荣  徐冕)

责任编辑:石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