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一封感谢信,一份为民情

发布时间:2024-02-08 16:54:2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签了好几张病危通知单,还要假装镇定的安慰母亲,父亲经过开颅手术后终于保住了命……,我刚毕业工作没多久,没什么积蓄,家里为此借了很多钱,虽然收效甚微,但是也感谢医生帮我保住了爸爸,让我还能做一个有父亲的小孩。一路走来,海门法院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和感动,非常感谢执行局的法官,电话联系帮我分析案情,办案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专业素质、敬业精神以及司法为民的情怀,让我备受感动、鼓舞。”

——这是摘自一名三级伤残、重度失能的工人的女儿写给海门法院的感谢信。

 该案是一起涉及某建筑公司的劳务合同纠纷案件。2019年5月18日,原告卢某突发脑出血入院,造成重度失能,认定为三级残疾,双方遂解除了劳务合同。经法院判决,被告某建筑公司应支付原告卢某某经济补偿金及工资差额合计40余万元。判决生效后,被告某建筑公司未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原告卢某某遂向海门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了解到原告卢某某的特殊情况,立即联系某建筑公司,责令其自觉履行义务,但因该公司经营出现严重困难而无法履行。为了能够尽早执行到位,让卢某某有钱继续进行治疗和康复,执行法官积极协调各方资金,利用在其他执行案件中处置某建筑公司财产的结余款,并在做通多方工作后,用一个月时间即将执行款及利息全部发放给了卢某某。

纸短情长,一封感谢信不但蕴含着人民群众最真挚的感情,还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认可和支持。海门法院始终高度重视涉民生案件的执行工作,要求执行法官以“如我在诉”之心,认真对待每一个涉民生案件,以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司法的关怀和温暖。(海门法院 陈向前)

责任编辑:石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