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盐城市盐都区:打造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发布时间:2023-12-22 12:14:12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兵 报道)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学富镇学中居委会胥爱庚流转土地420多亩,种植稻麦已有10多年,但是产量一直较低。学富镇老科技服务队老科技杨成兵获悉后,立即帮助胥爱庚进行了麦子品种改良,将怕风雨、易倒伏的老麦种更新为郑麦10号和宁麦13号,亩产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老骥伏枥志不减,心系群众献余热。学富镇关工委老科技服务队组建于201810月,由从农技、兽医、林业、水产、农机等技术岗位上退休的14老科技组成,平均年龄68岁。近年来,学富镇老科技服务队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关工委、农业农村局的精心指导下,以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农民为目标,发挥着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优势,积极服务三农、奉献三农,促进开展三扶两创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把夕阳红这篇大论文写在农村大地。

学富镇老科技服务队现场指导看苗诊断。刘干谋 摄

扶志向上下功夫,培育青年农民创业之星

返乡创业的大学生、退役军人、残疾青年、困难家庭者一直是老科技服务队服务的主要对象,同时又着力培育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和农村电商经营主体。

今日家庭农场负责人李明,是返乡创业大学生,在三永村流转土地650多亩,实行稻麦轮作,起初创业热情很高,但由于不懂技术,不会管理,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一度思想回潮,想打退堂鼓。78岁的老科技原农科站长王正旺了解到这一情况,连续几天到农场,与李明面对面谈心,宣传党的三农政策,宣传镇创业典型。我们这一代老农技员,受过没粮食吃的苦,生怕农民种田少收成,只要你坚定信心,我们一定让你从土里刨食变成地里生金王正旺恳切的言语,让李明有了信心。在农事季节关键时期,王正旺为李明开展全过程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种粮效益大幅度提高,年销售稻麦140多万斤,纯收入50多万元。

扶技术上做文章,引导青年农民掌握新技术

学富镇老科技服务队老科技极其重视引导青年农民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发展智慧农业

施湾村青年胡中杰从泰州牧业学校毕业后,与其父亲一起投入资金50多万元,购买全自动养鸡设施,建起华大蛋鸡场饲养蛋鸡。原多种经营服务公司经理崔学顺等服务队成员,主动上门开展零距离服务,帮助胡中杰把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尤其在春夏季,服务队成员几乎每天到蛋鸡场落实环境整治、防疫消毒等措施。

如今,华大蛋鸡场已全部实现智能化管理,年饲养蛋鸡9万多只,产值1300多万元,鸡蛋销往上海、苏州等地超市和菜场,供不应求。胡中杰不仅成为养鸡高手,还光荣加入党组织,当上了大学生村官

扶创业上见实效,创建青年农民创业示范基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服务上,老科技们主张服务对象先富脑袋再富口袋。其次,实行专人指导、专项巡查、专题会诊、专场答疑等形式,到田间地头问诊、把脉、开良方

田盛源生态农场是学富镇老科技服务队的一个主要服务点。农场承包人戚思田是位残疾青年,2018年投入资金1780万元,流转土地380多亩,在全省率先实行水稻、青蛙、蚂蟥综合种养,技术和管理要求高、难度大,承包人戚思田非常担心。

老科技服务队在农场设立工作室,实行挂牌服务,镇关工委主任潘国胜、王正旺等老科技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地到农场服务,因田块、品种施策,成功走出一条集产品开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立体种养之路,产品供不应求,该农场被认定为江苏省沿海农科院产学研基地、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今年,农场试种水稻新品种,亩产近1000公斤,年产青蛙30万公斤,年产蚂蟥1.5万公斤,预计全年农场实现产值5000万元,年纯利润达到1800万元,每亩平均效益10万元。老科技们积极引导周边农民学习田盛源经验,参与综合种养项目,带动全镇新增特种养殖800多亩,增加收入600多万元,形成了示范一户、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效应。(文/王俊东)

责任编辑:石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