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杨东旭 王赟)今年以来,海门法院将“主动参与八五普法、创新群众法律服务”作为争创“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的重要项目之一,积极延伸司法职能、拓宽法律服务领域,创新对重点企业、弱势群体、政府机关的法律服务举措,助力法治社会、法治政府建设,强化矛盾纠纷诉源治理,为海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重心下移,拓展群众法律服务范围。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注重“实时普法”“公益普法”“精准普法”,统合社会各方面力量、综合运用新媒体技术、直击群众维权痛点,提升全社会遵法、守法、用法意识。一是加强联合普法。与区总工会共建“职工法律服务夜市”项目,法官“夜市摆摊”提供劳动维权法律服务,为普法工作增添一缕“烟火气”。联合区妇联长期开展《反家庭暴力法》普法宣传、家庭指导和法律服务,帮助受暴妇女申请“人身保护令”,以法律为武器反抗家暴。二是做强诉前调解。诉讼服务中心进驻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商会商事调解中心、职工法律服务工作室三家联合调解组织,与我院“老干部银辉调解工作室”、律师调解工作室、道交一体化中心组成调解矩阵,高效化解八类纠纷。三是用好巡回审判。劳动争议、家事纠纷等专业审判庭、基层人民法庭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工作,落实“全过程普法”“实时普法”工作要求。家事法官三进网格开展巡回审判、家门口调解、历时10余小时,成功调处一起众子女拒绝赡养将老人留在居委会的重大家事纠纷,被媒体广泛报道。
精准“滴灌”,创新涉企法律服务举措。全面落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市委、区委《2022“营商环境提升年”实施意见》,切实执行“万事好通”66条及海门77条实施细则中关于法院的各项要求,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精准的司法服务。一是持续完善“涉企服务直通工作室”机制。制定该院“优化营商环境” 15条意见,将上级部署要求目标化、具体化,纳入部门、法官质效考核。非诉服务中心专人负责联系重点骨干企业,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和指导。强化“府院联动”机制建设,与区税务局、金融局召开“破产涉税”“金融审判”联席会议,合力解决企业法律难题。全国人大代表唐慧娟“为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点赞”在《人民法院报》头版报道。二是高效推进“执行1+4”专项行动。完成全区163家企业的信用修复工作,引导执行当事人达成减免债务、延期支付的和解协议,促使33起涉企案件达成执行和解,到位金额749万元。对31件涉企财产保全案件,及时以替换保全财产、提供保全担保、协调庭外和解等方式对企业经营账户、生产用设备实施解封。三是扶助本地建企度过难关。运用“府院联动”机制、强化纠纷诉前调解、提高案件裁判效率,高效化解大量涉本地建企商事纠纷。在区委、区政府协调下,成立由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专班,集中开展债务重组、清收债权、纠纷调处等法律事务。针对当前建企普遍存在的风险问题,为全区26家建企开展题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法律风险”的法律培训。班子成员带队至重点建企开展调研,与企业共同研究近期建企面临的各方面法律问题,共商解决方案。
主动担当,提升政府法律服务效能。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是法院司法审判工作职责所在。该院坚持责任主动担当、服务关口前移,积极为海门依法治区提供智力支持。一是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汇报重大涉诉社会问题。对在司法审判工作中发现的社会面问题,认真分析、研判,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汇报,今年以来报送“法院要情”4篇,获区委领导批示6次。就产权式商铺、教培行业维权、司法网拍等多项社会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推动普遍性、多发性纠纷社会化解决。二是充分发挥司法建议规范作用。以推进社会治理、延伸司法服务为己任,对在司法审判工作中发现的职责机关在履行管理职责、提供公共服务、防范安全风险等方面存在的为题提出对策建议。今年以来制发司法建议12篇,得到受建部门有效回复6篇,一篇司法建议获评2021年度全市优秀司法建议。三是扎实开展矛盾纠纷诉源治理工作。扎实推进“法官进网格、审务进基层”活动,全院88名法官及法官助理下沉村居,挂钩290个社区审务工作站,进入网格群参与基层治理。基层人民法庭积极参与“一庭三所”联动机制建设,提前介入、妥善化解养猪场环保督导案件、基本农田“退林还田”案件、区重点项目建设与本地居民相邻关系案件等重大群体信访苗头性纠纷,为辖区党委、政府平安、法治建设提供支持。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