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红色芦家滩: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情未了

发布时间:2023-11-07 13:44:39 来源:中国报道

“北有平型关,南有芦家滩”。近年来,淮安区车桥镇卢滩村,将红色资源和优质资源融为一体,抢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盘活土地资源促进农民增收,打造红村发展特色旅游,赓续血脉汇聚发展力量,走出一条“红色+特色+绿色”的发展之路,向着乡村振兴的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

“北有平型关,南有芦家滩”。车桥镇卢滩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79年前的车桥战役芦家滩阻击战,就发生在卢滩村这块热土上。1944年3月5日,粟裕、叶飞利用芦家滩有利地形,围点打援,消灭日寇440余人、活捉日军25人,其中三泽大佐被击毙。近年来,卢滩村注重发挥红色基因的赋能作用,不断把红色禀赋转化为带动发展的资源财富。卢滩村新建了芦家滩阻击战遗址、战斗广场和乡村振兴知行馆等,铺设了以烈士命名的“春萱大道”,编印了反映芦家滩人民抗战历史的芦家滩革命事迹《群英谱》……厚重的红色印迹、励志的文旅资源,迎来八方游客到此体验观光,组织党建、团建、队建活动和党政干部党性教育等,接受红色洗礼,强化党性修养,培养组织观念。自2020年以来,卢滩村共接待省内外各级各类党员干部考察学习观摩约60批1800人次。2021年12月,卢滩村入选淮安市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特色产业夯实发展根基

农业是卢滩村的支柱产业。卢滩村因地势低洼又被称为芦家滩,过去传统的稻麦种植,不仅效益低下,还束缚了村民发家致富的手脚。村党总支部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大力发展芡实种植,村干部积极带头种植,给村民示范引导,村里还举办各类培训,传授和普及芡实种植技术。近年来,卢滩村通过成立合作社等系列措施,改变以往零散种植模式,为规模化集中种植,全村芡实种植面积达到1800多亩,并建成了总投入680万元的集保鲜冷藏、生产包装、市场营销等于一体的芡实种植加工基地项目。今年,卢滩村芡实企业创兴德(淮安)公司与苏州千润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投资新建芡实深加工项目,建成了芡实育苗核心基地,成立了芡实产业研究院,正在开发芡实粮油制品、芡实乳制品、芡实饮品以及芡实香肠、罐头和八宝粥等产品,芡实产业链条更加完整,包含了规模种植、集中采收、预冷保鲜、精深加工、产品研发、电商销售、技术培训等。今年丰收节期间,第二届“车桥芡实”文化节在卢滩村隆重举行,8所科研院校、6家食品药品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下一步,卢滩村将落实好“把品牌做得更响、把特色做得更足、把产业做得更强”的新要求,更大力度推动芡实产业向科技化、市场化、品牌化迈进。

绿色发展成就美丽乡愁

2019年卢滩村列入市级特色保护类和集聚提升类村改善规划。在启动老旧民居改造建设之前,车桥镇政府制定出台了相关方案,聘请了专业机构进行规划设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卢滩村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严格按照规划方案稳步推进。采用“一二层联排、自带院落、白墙黛瓦、绿树繁花”江淮平原中式民居风格,先后改善370户农民住房,建设卢滩新型农村社区。并结合改造提升项目,全面整治环境、疏通水系,利用水车、磨盘、石碾等老物件进行生态化布置,在沟渠河塘沿岸搭配种植各种花木,村庄环境得到全方位改善。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卢滩村规范实施“六大工程”,全面整治、梳理田园道路,补植水岸绿化,开展河塘清淤、水面岸线整治,改造居民住宅,建设污水管网并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和公厕,架设主次干道路灯及新建相关配套设施等,实现了水、电、网、污等地下管路设施完善配套。村里还配备了专职保洁人员,对垃圾日产日清,形成了绿树掩映、清流环绕、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生活常态。这里会让年轻人认识乡愁,能让老年人回忆乡愁。2021年卢滩村获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

村党总支部书记何善成表示,卢滩村将坚持抓支部带队伍、抓党建促发展,严格“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重申村干部“三到六要”规定,用红色基因教育激励干部群众,扎实开展党员联户、志愿服务等活动。何善成还表示,卢滩村的红色、特色、绿色,还要加上一个“本色”,要通过村两委干部和全体党员本色奉献来凝聚民心力量,让永不褪色的红、拔节生长的绿成为卢滩村发展的鲜明底色,推动乡村振兴持续走深走实,深度打造“主客共享”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村。(文/张传兵 朱荫桃 周正芳 图/马骅)

责任编辑:赵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