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周步散文选读:《和亲路上》

发布时间:2023-10-24 11:42:24 来源:中国报道

第一个走在和亲路上的是汉高祖刘邦的宗室女子。现在已无法考证她的名字了,只知道姓刘。那个女子比细君公主早92年,比解忧公主早97年,比大名鼎鼎的王昭君早167年。那一年,是公元前200年。平城之围以后,汉室乏力,刘邦不得已采纳了娄敬与匈奴和亲的建议。刘邦最初的想法是把自己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刘邦知道冒顿是个奇才,又是匈奴首领,可谓门当户对,但吕后死活不同意,这事只好作罢。想想也是, 鲁元公主是皇帝的独生女,吕后怎能舍得把宝贝疙瘩远嫁苦寒之地?后来刘邦找了个宗室女子嫁给冒顿,匈奴和汉朝之间才算消停了好些年。

中国历史上的和亲之路由此开始。

按照汉室礼仪,匈奴和汉朝就成了翁婿关系,或者是儿女亲戚。这是两个家族、或者两个国家之间比较可靠的关系。但匈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这和赶了一群牲口、互赠几匹骏马没啥两样。和亲队伍出发的那一年,刘邦56岁,吕后41岁。这个时候的刘邦早到了当外公、吕后也到了当外婆的年龄,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刘邦死后不久,那个桀骜不驯、已为汉婿的冒顿干了件特别犯二的事情:他给吕后写了封极具挑战性也极具趣味性、至今看来依然有些辣眼睛的书信。书信的大意是:你新近没有了丈夫,我也一直没有个中意的女人,孤男寡女,都不快乐,何不交彼所无,取己所需,岂不乐哉!吕后大怒,樊哙看到吕后受此侮辱,与朝堂之上扬言提兵出伐,大臣们斟酌了很久,还是觉得没有必胜的把握,就劝慰太后,暂且忍了这口怒气。吕后飞扬跋扈,但在国家大事上一点也不糊涂。于是,宠辱不惊的给冒顿回信一封:大单于能看得起老妪,实感诚惶诚恐。我老了,侍候不了您了,给您选了几个如花似玉的女子,让她们去侍奉您吧。这件事《汉书》有录,可见确有其事。公元前192年,汉惠帝初年,汉王朝派出了第二支和亲的队伍。第二个走上和亲之路的女子也姓刘,也没有留下名字。新郎官还是冒顿单于。

又过了十六年,第三支和亲的队伍上路了。

第三个走上和亲之后的还是一个刘氏宗女。时间是公元前176年汉文帝时期,所嫁的夫婿仍旧是冒顿单于。那一年,冒顿59岁。冒顿娶了第三个汉家女子之后过了三年就去世了。那三个和亲的女子后世没有留下相关信息。

刘邦是和亲之路的肇始者。刘邦四处征战荡平天下的过程中,匈奴也得到了有效发展,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便从一个四处扩张的游牧部族,发展成为兼并了北方草原数十个国家、拥有整个北部的军事强国。在汉武帝之前的匈汉战争中,汉王朝几乎是没有占到过便意,究其原因,是匈奴骑兵的优势和打仗根本不按套路出牌。汉王朝采取这种不得已的办法,也是缓解那个时期两国之间的军事冲突、保障国家休养生息最有效的办法。

公元前174年,冒顿死后第二年,汉文帝刘恒将又一位刘氏宗女嫁给了老上单于。老上单于是冒顿的儿子。又过了十六年,公元前160年,老上单于的儿子军臣单于即位,汉文帝刘恒将又一位刘氏宗女嫁给了匈奴的新任单于。军臣单于在位20年的时间里,一共娶了五位皇室宗女。这五位汉室女子,连同之前嫁给冒顿单于和老上单于的几位汉室女子,因为自身门第和汉王朝不够特别重视以及没有出色的政治认知,也就没能做出突出贡献,后世也就没有相关的记录。这些用生命做代价维系双边关系的汉室女子,她们就像大千世界里的一粒浮尘,飘失在人类社会进程的猎猎风中。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登基后的第二年,汉王朝将又一个刘氏宗女嫁给了军臣单于。那一年,刘彻17岁。

刘彻活了70岁,在位54年。少年天子登基,可谓放目天下,满怀豪情,意气风发。刘彻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没有大权在握,即刻向匈奴发起进攻,而是依照旧例,把那位汉室女子送上和亲之路。之后,审时度势,励精图治,把主要精力和心思放在汉朝与匈奴的外交你。数年后,刘彻经过深思熟虑和大臣们反复论证,最后下定决心,不再采取和亲的方式维系双边关系,而是由试探性的交锋开始,继而大规模的出兵远征。公元前133年(元光二年)开始,到公元前119年,十几年的时间里,汉军和匈奴先后打了十几仗,其中大规模具有决定性的战役有三次,那就是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经过多次交锋和军事打击、策反、分裂,匈奴的力量大大削弱,可以说是再也无力大举南下。为了进一步巩固边陲,拓展西域,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同时为了防止匈奴和乌孙等西域民族联盟,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刘彻将细君公主嫁给了乌孙昆莫猎骄靡。昆莫就是国王的意思。

细君公主是汉室宗女里面家庭背景最为显赫的和亲公主。如果说刘邦采用和亲政策是为了安抚匈奴,寻求两国之间的和平相处,那么刘彻的和亲策略,则是为了寻求军事联盟,以便打击匈奴。这次,刘彻和亲的不是匈奴,而是乌孙。乌孙在匈奴西边,这就等于汉朝绕道数千里,联合乌孙,形成夹击匈奴的态势。

细君公主叫刘细君,是西汉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建和刘彻都是汉景帝刘启的孙子,元狩二年(前121年),诸侯王刘建企图谋反,未成,后自杀,刘细君因年幼而幸免于难,成为罪臣之女。张骞远赴西域,游说成功,乌孙王得知大汉的实力后,决定与大汉结为友好国家。乌孙王以一千匹骏马作为聘礼正式向汉朝求婚,于是,惜君公主远嫁乌孙。

公元前105年(汉元封六年),在大汉天子刘彻的安排下,刘细君被册封公主,远嫁乌孙。乌孙就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一带,距离古长安七、八千里。刘彻为这个按辈分是侄女、按身份是罪臣之女、今天册封为大汉公主的刘惜君备下了丰厚的嫁妆,还为她配备官吏、宦官、宫女、役者等数百人。这支浩浩荡荡的和亲队伍,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翻越大漠戈壁,向西域进发。数月后,刘细君便成了乌孙王猎骄靡的右夫人。乌孙王的左夫人是一位匈奴公主。

细君公主出嫁之时,猎骄靡已年届六旬,他的孙子和刘惜君属于同龄人。乌孙王猎骄靡也是一个传奇人物,据说食狼奶长大。乌孙王国到了猎骄靡这一代时,宫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乌孙王猎骄靡再次建国,曾得到过匈奴的大力支持,所以乌孙王感恩于匈奴。那时候,年近六旬的猎骄靡早已是年老体衰,精神萎靡,耳聋眼花。更要命的是两人语言不通,习俗不同,一年仅会面一两次,细君公主独居生活的愁苦可想而知。猎骄靡也深知细君公主青春岁月,无限孤寂,就要求细君改嫁他的孙子军须靡。一个汉文化哺育下成长、棋琴书画无一不精的大汉公主,怎能接受如此习俗呢?于是,细君公主写信给大汉天子。大汉天子的回复是遵从习俗。大汉需要的是联合乌孙,打击匈奴。无奈,细君公主只好再嫁军须靡。这段历史,《史记.西域传》中有录:武帝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以妻乌孙王昆莫。公主至其国,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昆莫年老,言语不通,公主悲,乃自作歌。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常思汉王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这首歌后世命名《乌孙公主歌》或《黄鹄歌》。这首歌传入长安后,汉武帝大为伤感,很是怜悯细君公主,每隔一年便派使者去看望细君公主,并送去汉朝的帷帐、陶瓷、衣物等。军须靡即位,与细君公主生有一女,取名少夫。在乌孙生活到第五年的时候,细君公主因思念故国,以及生活、情感等多种因素,忧郁成疾,竟撒手人寰。刘细君,一个扬州城里长大的才女,一个王府的娇贵千金,为了大汉的利益,走上和亲之路,成为乌孙王祖孙两代的夫人,她历经的坎坷和饱尝的辛酸,以及身世浮沉,荣辱忧愤,实在令人唏嘘。

公元前100年,细君公主去世后的那一年,在汉王朝的安排下,又一个刘氏女子被册封公主,踏上了漫漫和亲之路。这个公主就是解忧公主。解忧公主远嫁的夫婿就是乌孙王军须靡。

解忧公主是第三代楚王刘戊的孙女,其身世与细君公主极其相似:楚王家族造反,兵败身亡,自己成为罪人,后被册封公主,远嫁西域,和亲乌孙。与细君公主不同的是,解忧公主隐忍、坚强,她在乌孙生活了五十年,一生三嫁,七十岁那年,归乡心切,得到汉宣帝的允许,回到了长安。汉宣帝刘询极高规格的迎接了这位大汉公主。解忧公主去世之后,厚葬长安。解忧公主二十岁那年,初嫁军须靡。军须靡继位之初,他的叔叔大禄拥兵自立,乌孙已为两支。后来,军须靡病故,其子泥靡尚幼,便由堂弟翁归靡接任王室,约定将来还国与泥靡。于是,解忧公主二嫁翁归靡,生5个子女。解忧公主第三次所嫁之人,就是和她同侍一夫的乌孙王左夫人匈奴公主所生的儿子泥靡。婚后,解忧公主和泥靡生一子。翁归靡特别肥胖,有肥王之称。肥王和解忧公主的感情很好,在很多国际事务上,军须靡对解忧公主可谓言听计从,按照解忧公主的方略,有力的维护了乌孙和大汉之间的合作关系。这段时期,也是汉朝一步步走向强盛、匈奴一步步走向衰败的时期。

大国之间的博弈,从来都是合作与斗争公举,交流与较量并存。解忧公主时刻铭记着身负的重任和汉王朝对她的期许。在乌孙的岁月里,她积极参与政事和有利于汉朝的各项活动,常常不辞辛劳,到各个部落去视察民情,寻问民声,并说服乌孙大臣,开通了乌孙通往大宛、康居、塔里木城邦等诸国的通商口岸,使得乌孙经济和国力得以发展。解忧公主在西域的五十年,可以说是为大汉呕心沥血、忍辱负重的五十年。那时候,汉朝的国力和汉武帝时期相比,已截然不可同日而语。在解忧公主和亲西域为国计谋的生命历程中,还有一个人我们必须提及,这个人便是冯嫽。冯嫽是解忧公主的侍女。可以说,解忧公主的所有作为,冯嫽功不可没,甚至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冯嫽代表解忧公主,以其超人的胆识和卓越的外交才能,为联合西域民族,帮助汉朝打击匈奴,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冯嫽抚边的事迹传到长安后,汉宣帝很是感慨,遣使奉诏征召冯嫽万里入朝,百官出城远迎,冯嫽由此封为正使。有汉一朝,这也是绝无仅有。

解忧公主在乌孙有“一代国母”之称。她的坚韧、勇气、谋略、胆识,得到了乌孙和汉王朝两国高层的认可和臣民的称颂。千秋青史,万古江山,历朝历代的和平发展,不是用英雄的鲜血浇灌,便是用美人的热泪滋养。所以,我们在讴歌那些拼死疆场的英雄的时候,也必须铭记这些悄然而失的香魂。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解忧公主是对汉朝贡献最大、意义最深远的和亲公主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做出卓越贡献的和亲公主之一。

解忧公主去世十六年后,昭君出塞,踏上了去往匈奴呼韩邪单于王庭的和亲之路。与之前不同的是,昭君出塞,是匈奴分裂之后,南部匈奴迫于北部匈奴的压力,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朝拜见,恳请汉元帝答应求亲。所以昭君也就享有其他其他远嫁匈奴的和亲公主不能享有的待遇。昭君出塞,在历代和亲公主里面,影响力最大,意义最为深远。

原载:原载《中国教工》2023.5期

周步,作家、诗人。作品以散文、诗歌为主。作品刊发《诗刊》《飞天》《延河》《青海湖》《散文选刊》《中国文艺家》、人民网、光明网等。写作题材以西部地域历史散文居多。作品入编《2012年中学生最喜爱散文》等多个选本。多次获奖。多部作品被拍摄成电视散文等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朗诵播出。2022年度全国十佳诗人。(贺小冬)

责任编辑:赵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