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研究院助力 苏州名城名校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3-10-16 10:25:09 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苏州大学新揭牌成立了两个研究院,一个是“人文经济学研究院”,另一个是“苏绣艺术研究院”。

成立研究院本身本不稀奇,国内外许多知名大学和企业已经在苏州开办了多家研究院,清华大学、苏州市政府和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共建的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促进高新区创新产业链的融合;苏州市、吴中区和哈工大共同建设的哈工大苏州研究院配合吴中智能制造的发展;中科苏州药物研究院、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坐落工业园区,位生物医药提供了“解题思路”。

苏州非常需要研究院。被称为“最强地级市”的苏州,本土只有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等几所高校,然而,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人才的加持,因此,苏州近年来不遗余力推动本土学校的发展。可以见得,正在奋力拼补自身在教育中的短板。

建设高校新校区,在人才引进的规模和培养力度中都称得上是“大动作”,面临高校跨区建设的难度和必要性考量;而合作共建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小动作”,性价比较高。

一方面是因为与建设新校区相比,研究院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较少,是更“轻量级”的,操作性更高,能够实现有针对性地把合作共建的名校教育与学术资源汇聚苏州,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的教育水平、科研实力和人才吸引力,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另一方面,研究院也乐于落地苏州。像研究院这样的科研机构,存在的意义一部分就在于站在行业前沿、帮助行业攻克难题,而要完成这样的功能,研究需要深入一线了解行业现状,方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鲜活的案例避免了研究闭门造车的尴尬,也缩短了从理论成果到实际转化落地的路程。

这是一场产学研之间融合发展的双向奔赴之路,搭建的是名校与名城之间关于人、科研机构和企业间良性互动的循环。从苏州已经成立的研究院中进行分析,很明显,研究方向与苏州产业发展方向是契合的,这样的契合度,有利于双方发展。

苏州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卢朗教授认为,“像苏绣这样的文化产业,跟其他的一些产业它不大一样的地方,就是它有很丰厚的在文化上的、艺术上的这样一种内涵,这种内涵又对这些产业自身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苏州的城市发展战略空间布局为“一核四城”,姑苏区作为其中的“核”,承担着凝神聚力的关键作用。但是在过去的发展中,以核为中心的周围板块经济发展一路高歌猛进,产生了“身体跑得太快,灵魂就丢失了”的问题。

东吴智库执行院长、苏州大学商学院教授段进军认为,“从未来讲,核强大了,周边才能够更强大,所以姑苏区的发展对整个苏州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想未来我们发展需要把魂体融合起来,就是制造业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要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要发展人文经济,我想姑苏区可能更占据一个得天独厚的资源的禀赋,一个地利的因素,还有天时,那么再加上人和,我想这个核会变得更加的强大,会带动整个苏州的发展。”

从这一层面来讲,苏州,特别是姑苏区,需要做好“人文经济学”这篇文章。而苏州大学人文经济研究院,正是依托于苏州大学,落户在了姑苏区。在这场名校与名城之间的双向奔赴中,能够看到研究院正以“轻量级”的体格,扎根百花齐放的名城产业沃土,凝聚着名校学术资源与名城文化资源,遍地开花。(倪莹)

责任编辑:赵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