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据工信部数据,国内已有百余家网站和App初步完成了适老化改造,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从现实来看,适老版App要想真正契合老年人需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还需针对性的细化智能技术应用,才能让老年人更快地适应智能化、数字化社会,有效地与社会的对接。
繁琐复杂的智能化功能设置,阻碍了老年人的社会化连接。随着技术发展的层层快进与新媒体的普及,社会呈现出一定的变迁趋势。没有“健康码”老年人出行受阻;2G基站关闭,“老人机”失去信号;医院实行自助挂号,老人看病受阻。自从新媒体技术开始出现,老年人就与网络世界出现了偏倚,只是在疫情期间,现实生活的方式受限,老年人数字化的落后趋势格外明显。对此,国家也发布相应的政策整改,很多手机厂商、App等纷纷推出“老年人模式”,虽然屏幕上的字号变大了,可屏幕上的一大堆App依然给老年人带来不少困扰。长期以往,老年人的社会化脱轨会日趋严重。
进一步来看,老年人与社会的脱节,将进一步加深与年轻人的隔阂,加大数字鸿沟的差距。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50—59岁网民中至少掌握一种初级数字技能的比例为72.8%,60岁及以上网民中至少掌握一种初级数字技能的比例为54.6%;农村网民中至少掌握一种初级数字技能的比例为75.0%。其实,除了“健康码”“生活费缴纳”等生活的基础设置会给老年人带来梗阻。更大的阻碍是与年轻人的文化“隔离墙”。推陈出新的应用技术在新一代网民中流行;迭新换代的亚文化在网络环境下弥漫;风靡云涌的网络狂欢在虚拟空间中盛行……就在年轻人网络世界的热闹喧嚣下,老年人却因失去了“入场资格”而退场返回,这将导致鸿沟进一步扩大,也进一步加深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心理隔阂。
让老年人获得智能技术使用的“入场资格”势在必行。在国家政策的“亮剑”下,相关部门也要敢于“接剑”。针对性地发展和完善智能技术下的应用设置,除了APP程序的呈现改进,如版面的优化、字体的大小、电话的简化拨通等基础性设置的优化,更需要在更细化、更贴近老年人的应用设置方面下功夫。例如创造功能简单的网络老人社区,拓展老年人的网络交流空间;销售不同功能的手机移动终端,针对性的对老年群体售卖;开创实时在线性智能指导助手,并能识别不同方言与老年人进行沟通。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还望相关部门“风物长宜放眼量”,抓住老年人的适老化智能应用的核心竞争点,改善细化工作,改造创新应用。这既促进了老年人的社会化连接,也助推企业部门的发展。(重庆大学 李诗毓)
责任编辑:赵芹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