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村民弘扬先进文化,凝聚共识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探寻乡土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建设美好凉亭
7月3日至9日,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村民弘扬先进文化,凝聚共识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宿松县凉亭镇烽火村、枫驿村、紫庵村等地,开展“探寻乡土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建设美好凉亭”活动。
参观乡村文化建设,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凉亭镇拥有丰富的乡村文化和红色文化,为深挖凉亭镇深厚的文化资源,实践团从实践中找答案,前往镇下辖三个村进行学习。
实践期间,实践团来到第一站凉亭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感受凉亭镇整体的乡村文化。乡贤文化是凉亭镇重要的文化特色,镇综合文化中心展出了多位乡贤老好人,让实践团成员深受触动。下辖的村也各有特色。紫庵村通过各类评比推动文化建设。在紫庵村,实践团成员看到“文明有礼村庄”“书香门第”“遵孝道、树新风示范”等评选活动的展示板,以“先进带后进”,形成争优创先、向先进看齐的文明新风尚。枫驿村非常重视公共服务水平,枫香驿驿站、群众图书阅览厅、幸福枫驿文化长廊、村委会的荣誉墙,各式各样的文化设施令实践团成员应接不暇。“这些场所的开设,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促进了先进文化传播,推动了乡村高质量文化的振兴。”实践团成员林薇说。
“红色文化是凉亭镇文化灵魂不可分割的部分。” 凉亭镇副镇长孙良高说。调研期间实践团也前往了烽火山抗日烈士纪念园、趾凤乡白崖寨景区等多处红色教育基地感受凉亭镇的红色文化。成员们在烽火山抗日烈士纪念园学习了五百余名战士坚守烽火山阵地,顽强阻击日军,壮烈牺牲的事迹,深受感动,向逝去的英雄们鞠躬致敬。烽火山抗日烈士纪念园的建设离不开当地百姓的共同努力,实践团成员共同学习烈士纪念碑的守护者陈松丙等人维护纪念园的故事。白崖寨是红色文化学习的第二站,有红二十七军纪念馆、红色文化广场、军部旧址等红色学习基地,纪念馆中陈列着各种锈迹斑斑的武器,书信文字等珍贵的材料,厚重的红色文化气息让实践团成员深受触动。白崖寨红色文化由景区运营管理公司专门负责开发。“除了各种设施,我们白崖寨还设计与开发了各类红色旅游相关产品,在形式上不断创新,增强游客的参与感,更深切的感受白崖寨近代的历史文化。”景区运营管理公司经理胡发围介绍道。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聚力推动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汲取凉亭镇产业振兴经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实践团前往凉亭镇紫庵村、烽火村、枫驿村等地进行产业振兴实践调研。
瓜蒌是凉亭镇紫庵村的新兴产业。“瓜蒌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生产周期短,附加值大,经济效益高。村集体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流转80亩闲置土地,成功发展瓜蒌种植产业,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紫庵村党支部书记段贺军介绍道。实践团成员还对当地的花卉苗木种植基地进行了参观学习。同时紫庵村落地实施畅通工程、库区移民工程、高标准农田、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退宅还耕等政策项目,改变紫庵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现状,为产业振兴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烽火村则以瓜蒌种植为支柱型产业。烽火村的瓜蒌种植面积和规模居宿松全县之最。近年来,烽火村新一届村支“两委”一班人紧紧围绕产业振兴,发展瓜蒌种植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烽火村成为凉亭镇第一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元的村。省级示范村枫驿村则多方向发展,艾草制造厂、陶瓷工业园、柳溪茶厂和白茶基地,产业类别多样,生产模式各异,充分利用了地方的特色和优势。
红途引擎激活文化基因,思想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红色故事是党的百年历史的生动体现,村史村情承载着一个村的历史发展。为传承红色基因,追寻乡村记忆,实践团前往枫驿村村委会,以互动游戏、观影和宣讲的方式讲好党史和村史。
“这张是文明,翻这一张!”枫驿村村委会活动中心响起孩子们的声音。实践团成员为枫驿村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猜词翻卡片活动。小朋友孙梦琪在活动结束后主动找实践团成员要了一张小卡片。“这个游戏让我记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容,很开心!我想带回去和朋友们一起玩。” 团队成员还组织枫驿村的孩童们进行现场涂鸦绘画等其他互动。
百年奋斗路,光影颂征程。在7月7日的特殊时间节点,实践团赴枫驿村村委会组织村民观看红色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随着电影进入尾声,实践团组织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村民和实践团成员都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感。村民雷震感慨道:“这部电影强调的是我与祖国的联系。我们每个人做好自己,祖国才能走向繁荣昌盛!”
“九曲凉亭河,缓缓绕街市。远随流水香,时有落花至……”7月8日,实践团在枫驿村村委会开展村史村情宣讲活动。实践团成员彭宏炜用方言宣讲枫香驿的历史、烽火山抗战、断丝弦锣鼓等,以接地气的语言介绍凉亭镇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我年纪大了,普通话听不懂。宣讲者的方言让我感觉很亲切。”村民贺伦说。
短短几天的实践经历,实践团成员收获了关于凉亭镇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确了青年学生的时代责任。未来团队成员还会继续发挥知行合一的作用,用思想引领实践,建设文明向上的美好新农村图景!((文/陈新、解运生、潘诗瑜 图/许重阳))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