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至7月2日,为探寻“乡村振兴中的青年力量”,剖析“新农人”在整合资源、建设乡村中的范式作用,讲好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南京中医药大学校团支部成长驿站组建“美在乡村”实践团,在泰州姜堰区三水街道小杨村、白米镇汉翔生态农场、河横村汉土家庭农场和农业农村局,开启了一场探寻“土”“新”融合的人才振兴之旅。
团队成员合照 侯长圣 摄
热爱使命,共生扎根听“新农人”的“土味情话”
在三水街道小杨村,实践团成员与村党总支书记王政深度交流,“在乡村工作,是一件浪漫的事”,这位90后书记,毫无保留的向实践团成员传授他的“成长秘诀”。2017年底,王政以优异成绩通过姜堰区首批“见习村官”招聘考试,回到家乡担任主任助理,6年多时间里,他摸索着干了3件“大事”——盘活村里闲置资源、成立家庭农场服务联盟、发展“农文旅”研学融合,在他的带动下,村里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汇聚成激活村庄的内生力量,小杨村也成为乡村旅游明星村,荣获“国家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热爱、共生、融合”是王政对“新农人”的定位,他希望更多青年回到乡村,在农业农村中创新创业。
“村里人说,混得好的都在城里,混不好才回农村,我不管,我觉得‘新农人’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姜堰区另一位90后“见习村官”,白米镇的王汉翔如是说。2015年毅然辞掉南京电信的高薪职位,返乡创办泰州汉翔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他以专业带动产业,研发无人农机,用IT代替人工达成精耕细作,开发互联网农场小程序,打造一个专门体验农事的场所,还把棚区闲置的丝瓜络制成工艺品销售,带动村庄多名留守妇女再就业。他和实践团成员一起骑行在农场里,边骑车边介绍农场里的稻麦种植、草莓园、综合共养、共青农场等。关于初心,他黝黑的脸上写满真诚,“我回乡,就是要给父老乡亲踩出一条‘种田’新路子”。
比王汉翔扎根田野更长的,是河横村党委委员、汉土家庭农场总经理孙飞,毕业后,他在自己家田地里发展生态立体农业,并毫不犹豫的把种养方法传授给村民,他还成立了泰州汉土植保专业合作社,为100多户农场主解决了农作物病害防治的后顾之忧。相比自己,他更关心村里农产品的发展,“优质不优价”是他与实践团成员访谈中挂在嘴边的话,“姜堰的稻米主要还是自产自销,虽然量大品优,但走不出本地市场”“非常需要更多青年用新颖的理念补齐经营管理短板,为乡村产业规范化、专业化运作提供重要支撑。”爱农、懂农、视野开阔、热爱土地,这是实践团成员与“新农人”访谈过程中的第一感受,他们各自有专业支撑,在盘活乡村闲置资源、整合乡村产业发展中有独到见解,但一个村庄的发展仅凭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更多有丰富管理经验和市场资源的人才才能真正把乡村资源盘活,做大村集体经济。
有效激励,充分保障谈“新十年”的“逐梦田野”
一粒种子生根发芽,需要阳光、水分的滋润,乡村人才也需要良好创新创业环境的助力。用好用活人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条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内在活力。带着思考,实践团成员来到姜堰区农业农村局,与发展规划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经营管理科、农业绿色发展科、农田建设管理科、团委以及植保植检站相关同志开展座谈,深入了解“新农人”的孵化环境、发展动能、现实需求。姜堰地处江苏中部,地跨长江三角洲和里下河平原,长期以稻麦种植为主,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新十年以来,姜堰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拓展改革创新广度、深度,探索数字智慧农业,深耕绿色生态农业,大力发展地区特色产业。
在座谈交流中,实践团成员得知,为了优化农业产业,激活三产联动,农业农村局不断推进现代农业生产数字化应用,探索建设无人农场、智慧渔业、推广高新技术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建立农技推广专家(团队)工作站,将专家技术与农户需求精准对接,不断推进“企业+农户”,依靠苏中药业等,面向农户开展“订单式”中药材种植推广,推进“互联网+农户”,与中国邮政合作上线“家庭农场服务联盟”,实现“农品直通车”运销“一条龙”,面对“新农人”孵化,农业农村局年均开展病虫害防治、电商运营、智慧农业等各级各类培训十余期,让“金色田野”成为“新农人”的“圆梦之地”。访谈中,泰州市“最美青年农民”、姜堰区植保植检站副站长张海燕与实践团成员推心置腹,“保证一产才能做好三产融合,现在的病虫害已经不是过去老方法能解决的,在保证增收的过程中,我们太需要见识多、懂技术的专业人才。”
座谈会现场 侯长圣 摄
座谈结束后,姜堰区农业农村局与我校签约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签约基地现场 王雅云 摄
在这场“土”与“新”融合的探寻之旅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人才有活力,乡村振兴才有活力,一边是理念转变、有效激励、充分保障,一边是“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的科技知识转化,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才能实现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脚踩泥巴,躬身实践看“新青年”的“劳动课堂”
在汉翔生态农场,实践团成员走进田间地头,近距离感受机械化种植模式,参观“田成方、路想通、旱能灌、涝能排”的智慧农业生产格局,此时,正值稻田插秧时节,农场的工作人员正全力开展稻田清淤为更好的融入乡村,体验“新农人”扎根土地,辛勤付出,收获希望的全过程,实践团成员们自告奋勇,纷纷脱下鞋子,挽起裤脚,真正走进泥泞中,清理垃圾、拔除杂草,动手体验农事劳动。在淤泥漫过脚踝的水田里,脚踩下去就拔不出来,仅仅半天,实践团成员满头汗、满身泥,感慨于农事艰辛,感动于农人坚守。家住姜堰的实践团成员丁心奕坦言,“经过劳动,才真正理解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走好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步”。
在三水街道小杨村,实践团成员也带来了一堂“专业劳动课”,测量血压、推拿按摩、健康宣教,实践团成员用专业所长服务地方群众,科普中医药养生知识,增强中医药文化认同。华灯初上,实践团成员还把目光瞄准了正在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乐风一转,热情欢快的广场舞瞬间变成了舒筋健骨的八段锦,在实践团成员的领操下,大爷大妈纷纷加入其中。“中医药大学的同学就是不一样啊,下午刚给我缓解了肩周炎,现在又教我们强身健体,真好”,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连声夸赞。
成员为居民量血压现场 王雅云 摄
关键靠人,下乡实践悟“新乡村”的“振兴蓝图”
行走在河横村村史馆、农耕文化科普馆和冯庄渔业产业园的调研路上,实践团成员张旦旦说:“这次实践,我真正理解了乡村与我们的关系,而且我心里隐隐有种感觉,乡村振兴绝不是农村美、农村富,也绝不是三五个月、三五年能完成的,需要各专业领域的很多青年很多年融合在乡村的方方面面,才能描绘未来乡村的模样。”
乡村建设需要人才,需要情怀,更需要坚守,一方有广阔天地,一方有青春动能,人才扎根土地,实现双向奔赴,才能结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累累硕果,这是所有人都期待的美好图景。闲暇之余,实践团成员们坐在汉翔生态农场的“茶吧”里,喝着清香的柠檬茶,听着悠扬舒缓的音乐,望着窗外的绿意盎然,不禁恍惚,这是乡村还是城市?(侯长圣 艾斯玛·艾力 洪圳锴 瞿丹枫)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