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安市淮阴法院徐溜人民法庭发扬“人有我优”的工作精神,用实际行动给人民法庭审判工作“加油”,创新工作方法,让人民法庭“跑”起来,将庭审送到群众家门口、渔船上、大棚里、夜幕中。今年1月至6月,徐溜法庭共开展巡回审判(调解)24起,成功化解纠纷20起,通过巡回审判(调解)解纷率达80%。跑出了人民法庭解纷加速度。
多元解纷,优势落地
“老沈,这么多乡里乡亲的都在,你有什么顾虑都和我们讲讲……”一场由村委会参与诉中调解的巡回审判在徐溜镇涵洞村的村民书屋里开展。
该案是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在辖区内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前期的第一次开庭组织了徐溜镇人大代表观摩庭审,但相关争议难以化解。承办法官积极发挥多元解纷工作机制,邀请了辖区司法所、村委会书记、网格员参与到第二次庭审,开展诉中调解,并将法庭搬到村民书屋邀请村民旁听。
最终,结合多方调解力量,纠纷得以顺利解决。
“巡回审判+多元化解”的方式创新,一方面体现了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的初衷,另一方面发挥了巡回审判通过一案教育一片的司法效果。近年来徐溜法庭通过实行法官点对点共建、深化人民调解、健全诉调对接、细化工作举措,探索建立“法庭+镇村+乡贤+‘两所’+网格”“五元归一”诉调对接新模式,使得解纷主体多、解纷方案新、社会效果好、群众幸福感强。
实地勘察,大棚解纷
仲春二月,刘老庄镇的村民们正忙着春耕春播,而在徐溜法庭的审判庭里一起农业种植合伙合同纠纷正如火如荼的开庭审理。
面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不同证据,以及快速解纷抢收抢种的诉求,如何才能快速查明案情公正裁判是承办法官侍海玲首要考虑的问题。她当即决定去农田里看看真实情况。
经过细致的现场勘察,侍海玲法官对于案件事实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判断,并迅速就地组织庭审,一场大棚里的巡回审判就这样开始了。
面对被告的消极态度,侍海玲法官耐心的释明法律,并结合现场勘察的事实情况向被告阐明利害,最终被告同意了调解方案,使得数十亩土地赶着时令顺利播种。
冒着细雨勘察现场并在大棚里开庭是双方当事人没有想到的事情,而正是人民法庭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这股“较真劲”维护了老百姓的切身权益。
就地解纷,便民利民
“天都黑了,咱们这个庭还要不要继续开了?”
“继续开吧,这么多乡亲都等着呢!”
一场夜幕中的巡回审判就这样开始了。
这是一起因土地承包引发的侵权纠纷,原本当天下午两点半在徐溜法庭第二审判庭开庭审理,但在庭审中双方当事人对案件事实争议较大,承办法官当即决定前往现场调查并开展巡回审判。
通过两个小时的土地面积丈量和树木棵数清点,争议事实基本查清,但天色逐渐暗了下来,为了尽快化解纠纷,承办法官坚持在夜幕开展巡回审判。
“换个思维、换个角度、换个方式”。徐溜法庭的法官们积极开拓创新思维,以便于更好的服务群众,打通司法便民利民的最后一公里。该法庭工作信息被省高院微信公众专题报道,浏览量1.3万余次。
在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上,徐溜法庭通过“电话问诊”的形式解决了企业和群众的诉讼问题200余件,创新的“巡回审判+多元化解+就地解纷”等工作模式使得群众的诉累降低,大大减少了人民群众的诉讼成本,也节约了司法资源,擘画了一幅便民利民的司法安澜图。(彭德宝)
责任编辑:石勇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